第(3/3)页 “孙儿擅自调兵将其拿住,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 “皇爷爷在外,掌大明国政,负责监国的,乃是四弟。” “可此事又事涉四弟,孙儿不敢泄露,只能暗中行事。” “故抓获陆前犬养之后,便立即就地关押。” “唯恐在路上有失,不敢轻易运送。” “这些供词,皆是严加审讯,反复核对,才最终确认。” “如今已呈到皇爷爷御前。” “皇爷爷大可下旨,将陆前犬养及供词上的四十三人,皆押来阳山再审,一问便知。” “这上面的书信,亦是四弟亲笔所书,字迹真假,皆可核对。” 他朗声而语,极力让自己保持镇静。 光是伪造出书信,证言证词,便已绞尽脑汁。 至于人证。 虽说弄四十几个人来不难,再弄一批倭寇来也容易。 但这些人直面老朱,会不会露出马脚,他和朱允炆心里可没底。 商量之后,还是认为只给书信和证供,才是最佳策略。 他心中另有谋算。 只要蒙混过今晚,日后就算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也没事了。 这一点,他早有准备。 敢铤而走险,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以老朱的精明,以锦衣卫的能力,查明真相,轻而易举。 但无论如何,面对如此严厉指证,还有这么多的“证据”,老朱都必须去查。 而这需要时间! 今晚成功的关键,就是时间。 朱允熥心中想着那位高人的指点,极力平息着内心的激动。 老朱听他说完,这才慢慢打开书信和供词,逐一看了起来。 书信的内容不少。 供词更多。 但他看得极快。 不一会儿,老朱就翻阅完了。 朱允炆和朱允熥一直站在那里等着。 隐隐约约中,身体都有些颤抖。 这些东西,可都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才“编”出来的。 谋划了几个月,成与不成,就在今夜。 “不错,能得到如此详实的证据,辛苦你们两个了。” 两人正忐忑不安之际,老朱的声音,淡淡响起。 “熞儿,伱的两个哥哥指证勾结倭寇,图谋不轨,你可有话要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