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阳山。 许是很久没有理政,没有那般劳累的缘故。 老朱自到阳山之后,身体便渐渐有了不小的起色。 相对好了许多。 他是一个耐不住的性子。 身体好了,便又忙着看起书来。 老朱小时候识字不多。 但他十分勤奋好学。 在此后的人生历程中,哪怕身处战场,只要有片刻的闲暇,都会抓紧时间读书学习。 故而,仅仅只上过一两年的启蒙学堂,用后世的标准来看,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文化的老朱,却是通过刻苦自学,将自己的文化水平,提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大量的史籍都被他看得滚瓜烂熟。 搁在后世来说的话,就是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自学完了大学本科,甚至是硕士研究生的所有课程。 这毫不夸张。 足见他的学习能力之强。 有这样的天资和毅力,若是生在太平盛世的富贵人家,妥妥也是能高中进士,乃至状元的存在。 哪怕生在贫苦人家,哪怕没有造反起义的空间,他多半也能逆天改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毕竟,老朱各方面的能力,真的太强了。 今日看完书,他便在躺椅上睡下。 旁边一名侍候的太监,方开始向其禀报近日京师,以及大明各地发生的事情。 虽然不理政了。 但大明的动静,老朱却是一清二楚。 “太孙殿下发行新的宝钞数月,如今的民间老百姓,都已经纷纷舍弃了原来白银,铜钱,抢着使用新钞了。” “官员和老百姓们,对新钞都十分欢迎。他们还给新钞取了一个别名,叫人民币。” “听听,万岁爷,这名字可是真好啊!” 老朱躺在那里,双目紧闭,脸上的神情,却仍有不小的变化。 “咱记得,新钞刚发行的时候,老百姓也是不太相信的吧?” 他打开眼睛,蓦然问道。 “可不是嘛!” 老太监柔声道:“要不说太孙殿下,真真是天纵奇才呢。” “他先是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了一亿两银子。” “这些不相信新钞的人,他们想换银子,就敞开了让他们换。” “最后换出去了几千万两银子。” “到了如今,大伙儿也都相信,人民币就等于是白花花银子,没必要换了。” “甚至,还有很多人主动将银子换成人民币了!” 老朱默然。 许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