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叹道:“咱一直以为,吴、越一带的百姓,习惯铜钱,金银,咱用尽了手段,各种严刑峻法,让他们使用大明宝钞,他们就是死活不用。” “为此,咱可是砍了许多人的脑袋,却还是不行。” “想不到,如今熞儿竟然用这个法子,让老百姓们,都用宝钞了?” “好啊!好啊!” 他感叹不已。 “以前标儿在的时候,曾经跟咱说,有什么样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也就会有什么百姓。” “皇帝若是尧舜之君,臣子们自然贤明,百姓也自然顺应。” “皇帝若是残暴,那臣子和百姓们,也会视皇帝为敌人。” “咱当时可是狠狠的骂了他一顿,当皇帝,就要让臣子和百姓都畏惧。” “光靠仁德,怎么能夺得天下,坐稳江山呢?” “要真这么容易的话,咱也不用拿刀造反了,用嘴巴去说,用仁德去教化他们,就能夺得江山,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那些家伙,可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只有拿起刀来,杀,杀,杀……杀得他们都害怕你,才能坐稳江山,当好这个皇帝。” “咱就是这样打下天下的。” “可如今看来,咱是错了。” “治天下和打天下,它不一样!” “咱杀了那么多人,百姓们还是不用大明宝钞。” “也只有熞儿的法子,才能让他们都接受啊。” 他说到这里,忽然脸色又变了变,又问道:“熞儿不是还规定了,新钞也能向国库购买粮食,还不许涨价,听说拿新钞买粮的百姓,还不在少数。” “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粮食呢?” 老朱对此十分关心。 粮为国之本。 没有粮食,守着一堆银钱,那也是没用的。 以前的大明宝钞,是不能向朝廷买粮的,也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可现在朱允熞变了法子。 “万岁爷,如今全国各地的粮仓,都堆满了粮食。” “太孙殿下,还下令新建了不少的粮仓。” “如今大明国库中的粮食,较之以前,足足增加了一倍以上。” 老太监堆满皱纹的脸上,笑得如一朵菊花。 “什么?”老朱脸色一变,从躺椅上起来,震惊又不解的道:“这是为何?那些人拿到了新钞,没有买粮吗?” “买,但是买得不多。”老太监解释道:“拿了新钞,来买粮的,都是一些贫民百姓。” “他们手中的钱不多,以前旧的大明宝钞,买不了粮食。后来换了新钞,自然就抢着来买粮食了。” “但他们没有太多的钱,家里也没有大粮仓,就买一点点粮食吃,数量并不多。” “可是,那些富户大户们,听说朝廷明年就要大面积推广种植甘薯了,都认为粮价要下跌了。” “于是抢着将粮食卖掉,换成白银。” “新钞可以随便换白银,他们也就都将手头的粮食,卖给朝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