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重整旗鼓-《商女姝色:拐个夫君开染坊》


    第(3/3)页

    “老丁,这我可要说你了,大小姐去的可是林县令家,能……”管家并不赞同,忍不住出声反对。

    “林县令,当初不分青红皂白来咱们府上抓人的,可也是这个林县令。”丁伯摇摇头,沟壑纵横的脸上尽是风霜带来的沧桑,“那些做官的,哪里好相与。”

    “古往今来的官吏衙役,哪个不是想从咱们身上刮下民脂以自享?什么青天大老爷、百姓父母官,那都当不得真的。”丁伯还想说,可老人到底是在外面待了太久,如今骨缝里都透着冷,“小姐是个聪明人,必然心中明白。而且小姐也累了一天,还是早些安歇吧。”

    丁伯实在是老了,老人所畏惧的东西,总要比年轻人更多一些。虽然旁人都觉得林敏来的眷顾,对木染布坊是一种恩宠,但丁伯却始终记得那些提着长刀,蜂拥而入,对着他们喊打喊杀、凶神恶煞的衙役们。

    惹不起啊。

    少女上前一步,轻轻搀扶了丁伯:“我都省得的。”

    她心里明白的,明白官与民的分界,明白木染布坊的重量,明白自己身后一大堆人指望着布坊来活,也明白她与苏之钰……是怎样的鸿沟天堑。

    县令一怒,都能让身为平民的他们噤若寒蝉,而那远在京城庙堂的丞相,更是犹如遥在九重天、高不可攀。

    管家一路陪着,见四下无人,轻声交待着本日事宜:“下午铺子的管事们到账房盘了账,近来布坊生意着实不错,尤其是外县这块,小姐,不得不说您先前的经营着实高妙,一下子就打通了咱们这条线不说,还最早打出了咱们木染的名号,如今外地人来咱们阮县收购布匹,头一个找的,便是咱们的门匾。”

    生意兴隆红火,管家描述起来也是眉飞色舞。

    毕竟谁能想到呢,原本都认定杜若楠将彩衣节中滞销的成衣,低价转给临县商铺,那纯粹是无奈之举,但没想到,也正是这批让他们吃过大亏的成衣,在隔壁县城柳暗花明、水涨船高,到了最后甚至一件难求。

    商贾们尝到成衣被疯抢的甜头,向阮县跑得更密,同木染布坊签下不少大单。如今外县商铺称得上——苏之钰是怎么形容的来着——“新利润增长点”。

    这么古怪的词,难为他想得出。

    少女本欲轻笑,却又陡然醒转:怎么就又想起他来?!

    她心中羞恼,脚步也戛然一停,丁伯同管家也跟着停下来,面带疑惑地看着杜若楠。

    “福伯,你方才提到本月布坊又添了个大单?”杜若楠应变得很快,将心底的忧思揭过,把话头调转到另一个方向。

    “是是。”管家忙不迭地应声,“说起来也算是老熟人,正是那赫赫有名的钱万贯,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得来的消息,知道咱们如今也接成衣大单。他虽没亲自上门,但跟旁人透出过口风,也让店铺管事在咱们这里购入过一批货物。”

    “那钱万贯可真算得上家大业大,铺子开到江南不说,同那‘水王’还是连襟,旁人的货还没出州府,但他的货走水路都能到京城了!”

    钱万贯。她的确听过这个名字,倘若她能跟此人谈成生意,是不是也能从江南布市分得一杯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