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活死人报仇 第42章 大梁大野两围杀(上)-《杨将军传》


    第(2/3)页

    春分过后,宋青书的宅子来了一大拨衣衫褴褛的穷亲戚,都是家乡受灾生活无法着落来投奔宋青书的,官府上门一一核查了,没有什么问题。

    大方热情的宋青书,为了照顾一大家子穷亲戚,把宅子左邻右舍的房屋都买了下来,请了不少工匠,对屋子进行修葺整顿。

    宋青书的宅子后面就隔了另一座宅子,就是了蔡河。宋青书修葺屋子时,顺便把后面宅子的排雨暗沟也修整了,因为两家共用一条暗沟,当然要修宽大一些。面对这位年少多金善良大方的邻居,隔壁宅子的主人杀鸡具黍相邀,就是想感谢一番都被婉拒了,真是不好意思。

    与宋青书隔巷打对面的是一个杂货铺,宅子占地很大,原来是一个富商府邸,只是富商无意中得罪权贵,家道中落,老夫老妻带了一个傻女儿,占着若大一个宅子,只开了一片杂货铺卖些针头线脑度日。前一个月,有热心的街坊,给老俩口带来一位憨实的小伙,说是给傻丫当上门女婿的。

    小伙子姓朱,排行第六,乡下人不识字,性命下贱,没有名字。爹娘早死,与市侩势利的哥嫂合不到一块,走投无路,便想来大梁城里仗着一身力气讨生活。大梁城寸土寸金,无处落脚,便央求东家介绍一户愿意招纳入赘女婿的人家作为栖身之地。

    老夫妻大喜,以为晚来得福,痛快接纳了这天上掉下来的儿子,一家四口过得其乐融融。朱六虽然嘴笨了点,但手脚勤快,在外干活挣了的铜钱回到家里,便悉数上交岳母掌管,宅子里的收拾得干净整齐,自从朱六来了之后,宅子里里外外都换了个模样,傻丫的眼神也灵动了几分。

    宅子里原来有株大槐树,可能乡下人没出过远门,朱六每天都会爬上树顶望着家乡的方向呆坐一会。

    宋青书家中亲戚多,每天早晨天一亮,好多张嘴就等着米面油盐,原先还安排两人专门出门购办伙食的,后来为了图省事,干脆就让店家摊主按时送上门来。这些店家摊主对宋青书这户大主顾,当然得极尽巴结之事,每日送米面送油盐不亦乐乎。

    宋家亲戚脸皮也真厚,一大拔人个个身强体壮,不出去寻点营生,呆在宅院里无所事事就等着饭来张口。米面店店主和疏菜肉摊摊主,每次上门见着这般象,都在心里暗自摇头叹息。

    兵部刑部两拨官差老爷每日辰、酉定时来宋青书的宅子检视,风雨无阻。京兆尹也加派人手,在缸瓦巷巡逻。

    杨六郎回到薛延春芽的宅子里,梁大先生还真送来了一个黑瘦机灵的小女娃。虽然杨六郎不与薛延春芽言语些什么,昼夜生活作息仍是错开,但薛延春芽仍是莫名其妙心里安定了几分,每天轻声细语地教黑瘦女娃认字写字。

    薛延春芽给女娃儿另起了个名字,叫做叶儿。姓杨还是姓薛延还未定。树木在春天萌芽后,接着就该长叶子儿了,然后就该开花结实啦。老嬷嬷也说叶儿名字好,开枝散叶嘛,好兆头,听得薛延春芽面上起红潮,黑瘦丫头一脸懵懂。

    杨六郎惊恐地发现,右半边身子焦黑烧坏的地方,每天剥落的皮屑越来越多,掉落的皮屑用手指一捻搓,竟成灰末,能随风飘散,与纸、帛燃烧后的灰烬一样。

    回想起来,应该是杀陈济九之后开始发生的变化,初时细碎如毛发,后来如指甲,再后来如铜钱。虽然不痛不痒,可每天掉落的皮屑聚拢起来有一大捧,日积月累,这副皮囊,终要烟消云散。

    谷底的怪番僧曾叮嘱过,这三年里,除了仇恨,不能动其他的情绪。但这大半年里,在梁山杀陈济九时动了愤,在博州错杀刘金动了悔,与老妪宝娥相处动了孝,在宁城南归途中与风老头联手御敌动了义,与王浪和刘阿伶相处几日便动了悌,回到大梁城,更是近亲情怯,对杨珍珠的爱恋,更是在心底沸腾翻滚。

    与薛延春芽和老嬷嬷三人相处一檐之下,心中动了悲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