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又是十年-《天命欧皇游诸天》


    第(2/3)页

    清晨学道,中午品儒,夜幕读法,三家学说交替,这便是如今的大宋学子们的日常。

    另外还有想要学习其他学科可以自己凭着兴趣学习,但是如果只是想参加最正统的科举考核,那么就学这三家学问就可以了。

    如今科举改革之后,主体不变,却更多了许多分支,一样可以迈入朝堂,甚至也可以进入中枢,却比那正统之道更难。

    也正是因此这才让这些分支科举的含金量得到了认可,完全不弱于真正的高中金榜之辈。

    十年的耕耘终于让各个阶层之人都有了向上的通道,可以说大宋朝廷对于教育和科举的改革总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朝堂势力再次分别划分,工部由医,墨,公输三家分别把持,吏部和礼部自有儒法道三家争执,刑部也是法家视为必得的地盘,兵部如今成了墨家和兵家争夺之所,户部则成了商家和公输家对抗拉锯的地方。

    就连如今那些劳苦功高的阁老们也不得不受到了百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十年间以突飞猛进之势,迈入内阁的法家中兴之祖,冯泱冯大学士。

    从不掩饰他对于法家学说的偏爱。

    自从当代人皇陛下闭关,近三年的朝堂便是由内阁把控,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事。

    尤其是在农家不断发展了粮食畜牧的种植驯养之法后,大宋十年人口暴涨也没有出现粮食不足的事情。

    反而因为良种不断的孕育,又从海外寻找各色的食用植物,动物,将贫瘠的土地也利用了起来,整个大宋的农业发展可谓迅速无比。

    许多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有了集体农业的雏形,牲畜的集中养殖更是让每家每户两三天皆能吃上一口肉食。

    这种宛如天堂般的生活,不说那些看着大宋变化的中年,老年人,就连新一代们也能够感觉到时代的变化,更是对于未来有着充足的信心。

    上一个十年解决了肚子的问题,这个十年便已经解决了知礼节的问题,那么下一个十年呢?

    所有人都期待着大宋朝廷的改变,要知道这位人皇陛下继位也不过二十年,还算是在盛年当中,而更多的高层则知道这位人皇还兼任着后土的职责,长久的把持大宋皇位已经是不可忽略的事实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