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金国的隐忧-《替宋》
            
            
            
                
    第(1/3)页
    这怎么可能……
    曹文逸震惊的表情毫不掩饰,手上的小刀都不由自主地落下,吓得赵枢赶紧把腿缩起来。
    “这几个人是一个人?这怎么可能?”
    斗杀猛虎的英雄为兄长报仇的时候从容冷静,之后杀死凶手也不伤无辜,这样的英雄好汉会跟拿着两把砍刀追着狗砍还没砍到掉进水里的是一个人……
    我怎么就不相信呢?这性格变化也太大了吧?
    赵枢把武松打虎到血溅鸳鸯楼的故事从头到尾讲给曹文逸,曹文逸听得时而摇头叹息,时而凝思不语,待赵枢讲完,她才长长叹息一声,不再说话。
    赵枢缓缓坐好,第一次非常认真地道:
    “梁山这些人固然有一些天生性格不对,很容易走偏报复社会的恶人,但这么多人人人都是匪盗就得揣摩一下原因。
    世道把好汉被逼成了贼寇,贼寇又逼迫更多人做贼,让世道更加黑暗。
    我身为肃王,手握重权,如果目标只是杀几个打狗的贼寇,那格局实在是太小了。
    不过,这些人就算是为世道所逼,就算他们是背负层层辛苦,可他们将屠刀对准百姓的时候,就终究是贼人。
    贼人啊……驾驭这些贼人,就得用点手段了。”
    老领导曾跟赵枢聊起过《水浒传》的故事,感慨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因为它们的故事普遍超越了文学简单的内涵,包含了对历史进程的感悟和思考。
    赵枢不会因为贼寇背后的辛酸故事放松对他们的处置,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不断滋生这种悲剧的土壤,起码不能让一个个对朝廷抱有信心的人不断失望,最终变成横亘在世道中的一道抹不平的伤疤。
    “这是我南下江南的心得体会,如果不是去了江南一趟,我也不知道原来世道居然是这副模样。”
    赵枢捡起曹文逸刚才丢掉的小刀,1轻轻将羊排缓缓切开,在小碟中蘸了蘸,沉吟道:
    “不过,只凭我现在是不够的。”
    想要匡正天下的秩序,只靠肃王是不行的,天下兵马元帅也是不行的。
    大宋百年构建起来的秩序不是旦夕之间可以推到,想要将大宋推到正确的航行方向,他需要这天下的至尊之位。
    曹文逸认识赵枢许久,之前虽然对赵枢寄予厚望,可也不过是指望他为大宋朝廷计,还江南一路清平。
    没想到赵枢居然还有这样的卓识,这倒是让曹仙姑敬佩非常。
    “赵兄如此胸怀,真乃天下百姓幸事。
    小道……以后会永远帮助赵兄的。”
    ·
    辽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