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围歼-《明骑》


    第(2/3)页

    乌拉尔河畔,冰封千里,冰封的大河上人群川流不息,狗拉雪橇,牛马拖拽的大车形成两条竟然有序的人流,一条向南,一条向北,沿着一条冰河运输人员物资,河畔,便是一队队正在生活取暖的骑兵。

    河上游,是北突厥江格尔汗麾下数万轻骑,依托冰河带来的补给物资,抵抗着哥萨克人咄咄逼人的兵锋。下游,则是吴三桂组织起来的小账人马,兵员也有两三万之众,两股人马各自为战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这便让吴三桂十分尴尬。

    他以奇计算计了江格尔汗,还将北突厥王城烧成了一片白地,突厥人自然不会给他好脸看。然而吴三桂面子极厚,也不放在心上,一接到军令便一甩大氅,从篝火旁长身而起,目射奇光,琢磨着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当下这位吴帅便召集人马,以他的八千关宁子弟兵为核心,两万突厥人小账轻骑为辅,开始筹备军粮补给预备着出征。

    吴三桂麾下近三万余众,怎么瞧着都是一伙乌合之众。

    然则吴帅也有他的手段,以重金厚利拉拢收买人心,竟然将十余个突厥人的小账首领蛊惑的人人奋勇,满脑子都是富贵美人儿,愿意替吴帅和大明卖命,这也是一桩奇闻。吴三桂所部,在大明军中是特殊的存在,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妥妥的一支杂牌军。

    八千关宁子弟为骨干,余下的都是突厥人,那能不是杂牌么。

    然而正是这支被友军瞧不上的杂牌,竟然在旷日持久的北方大战中,一天天的发展壮大了,最终在中亚成了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吴三桂身边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却都被这位大帅一一收服了。对此,马城也是心中赞叹,能名留青史的平西王,那自然不是等闲人物。

    吴三桂此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最终还是给他成了气候。

    大明新军多的是铁血纯粹的军人,少有这般混世枭雄,此人算的上是大明军中的异类。

    马城对此人也不刁难,只要他的部属愿意蓄发,原意改易风俗,愿意接受大明文化,那便纵容他做一方诸侯又如何。塞北实在是太大了,这么大一块地盘,再强力的朝廷也无法完全控制,难免出现一个个实际意义上的割据势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马城自然不会给子孙后代,留下这样大的隐患。对吴三桂所部的突厥人,严令其改俗易服,通通都得说汉话,习汉学,挑选贵族子弟入大明兵学,府学,如此两代之后,教化之功必然彰显,可成千秋万代之伟业。

    吴三桂此人是个枭雄,也很识趣,他连自家的子弟都老老实实送去开原兵学,终其一生,对大都督马城毕恭毕敬,从无二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