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战意-《明骑》


    第(2/3)页

    寒暄,热络,冰天雪地中这伙义兵竟战意盎然。

    崇祯十二年,腊月初。

    海参崴要塞又是另外一番景象,车水马龙,海参崴作为不冻港的重要战略价值便突显了出来,海参崴并非是真的冬天不结冰,它受暖流的影响,同样也受寒流的影响,每年有三个月的结冰期,然而它又是货真价实的不冻港,这其中便大有学问了。

    港口结冰,那坚冰要结的很厚才会对战舰通行造成影响。

    结冰对港口设施的损害很大,因为相同质量的冰,它的体积比水的大,水跑进岸边的设施,结成冰便会爆裂,港口冰冻期间不能进行水下作业。譬如说某港口沉了一艘船,想打捞的时候已经结了很厚的冰。冰可以砸开,可是谁愿意下水呀,这么冷的水,说不定下去就上不来了,所以那条船便只能在冰下安静地呆上一个冬季。

    然而受到暖流影响,海参崴港的冰层大多数时间内不会结的太厚。

    于是乎每日用配备撞角的破冰船,在港口里来回转,来回撞,港口依旧是可以正常使用的。这座不冻港对明军的意义有多大,这便是塞北超过二十万明军的生命线,一大半补给,军需,人员都是通过海参崴进行运输的,省时省力,侥天之幸这是一座不冻港。

    海参崴要塞,经过多年修缮兴建,俨然已经成了一座庞然大物。

    这座要塞当年在开始兴建时,考虑到大明水师在海上没有对手,便是以防备西北方陆地上的威胁为主,故此堡垒城墙连成片,竟然修成了正面宽度数百里,纵深二三十里的巨型要塞,并且边墙还在朝着两侧不停的延伸,号称大明在远东永不陷落的要塞。

    有此要塞,明军在远东便立于不败之地。

    卢象升敢于将北线放开,纵容十五万东欧联军长驱直入,便是考虑到此堡的存在,引诱东欧人至海参崴决战。

    堡中,巍然耸立的中央要塞。

    这是一座标准的棱堡式空心要塞,通体以三合土打造,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坚不可摧,明军的指挥中枢便设立在这坚固的乌龟壳中,除大都督行辕外,这座巨大的空心堡垒尚可容纳一万兵士兵,堪称壮观。

    堡垒上方的边墙上,寒风肆虐,西北风夹杂着雪花沸沸扬扬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