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冰封-《明骑》


    第(2/3)页

    以民间为例,民间男子将身背长弓视为荣耀,无不以一手精湛的箭术为荣,民间神射到了军中,通常也会被另眼相看。故此这伙几百人的义兵,身背长弓的竟不在少数,长弓制造简单成本也低廉,作为火器的有效补充在民间大行其道,也是有需求的。

    这数百人一伙的义兵,也并非全是明人,也有生番奴仆。

    这极北之地数十万生番,久居蛮夷荒凉之地,智商退化了,被明人捉来当奴仆使唤,以明人和善的性子,平日里打骂训斥是难免的,却多半不会对这些奴仆动辄打杀,久而久之明人竟和这些生番相处融洽,这是大明的民族性决定的,礼仪之邦的民族性深入骨髓,与人为善,不似那些欧洲出身的强盗杀人犯。

    故此这林间数百义兵一般是大明青壮,另一半,则是跟随明人老爷们出门打仗的奴仆。

    林间生了篝火,融了雪水,猎了野味,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地窝子挖好。

    不分主仆,明人与生番都穿着厚实的兽皮,头戴皮帽身背各种兵器,脸,手都抹了防冻的兽油,那一条条精壮的汉子大口吃肉,喝肉汤,营地周遭还放养着几百匹马,瞧着便于游牧民族一般无二。只是熟人遇到了不免打躬作揖,把臂言欢,又和野蛮的牧民全然不同。

    西伯利亚明人义兵,便是这广袤土地上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天色渐晚,夕阳还没落山这极北之地便寒风肆虐,寒风夹杂着雪粒子,兵碴子铺面而来,吹的人睁不开眼睛,一瞬间从头到脚便凉透了。便是装备精良后勤补给充裕的明军,也对冬季的西伯利亚畏惧三分,只能收缩兵力固守要塞堡垒,以戴春暖花开后再战。

    然而人的适应力是很惊人的,这般严寒也没有阻止哥萨克人,俄国杀人犯东进的脚步。这道理倒也简单,明军是成建制的,有组织的军队,不愿付出无所谓的伤亡减员,哥萨克,俄国兵都是亡命徒也是穷光蛋,瞧见明人的营地,城市那边眼睛通红。

    严寒,阻止不了一群亡命徒的贪婪,穷凶极恶。

    杀人无算的哥萨克,穷凶极恶的俄国杀人犯,便在这片环境极恶劣的土地上卯上了,厮杀成一团。傍晚时,营地中越发寒意四起,有些不耐寒的义兵已经钻了地窝子,裹着厚实的兽皮抓着肥美的兽肉,一口酒一口肉吃的,那天上斜阳迟迟不肯落下。

    此时,林子外头突然响起警讯,尖锐刺耳的哨声在林间回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