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调动-《明骑》


    第(2/3)页

    此番,马城也有了替部下背黑锅的觉悟,亲自出面安抚了人心,才将居民的不满压了下去。

    辽王府,秋风萧瑟。

    西征归来,辽骑主力实际上处于休整状态,四万铁骑获得了短则七天,长则半月的假期,再精锐的百战老卒也不是铁打的,西征一个来回人困马乏,急需休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便是战争。辽骑西征损失不大,战死,阵亡的不过三千多,损失的兵力也需要补充。

    崇祯十一年,九月末。

    东欧联军大兵压境,繁华的辽东之地,打山海关到海参崴要塞,气氛便有些肃杀,九月末大都督府又下了一道军令,做了最后的战争动员,大量征召退出军伍的老兵,规模约在两到三万之间,从民间征召马匹,牲口,工匠,榨干了辽东最后的战争潜力。

    征兵令一下便响应者云集,大量退伍老卒重新披挂上阵。开原,抚顺,沈阳各地,一个个辽军老卒牵着马匹,干粮,告别妻儿父母重新走进军营,开始了恢复适应的训练,各地兵备道便从中挑选精兵,补充辽骑,让辽骑主力很快扩充到五万人。

    战云密布,大明的关外便如同一部上足了发条的机器,告速运转起来。

    乌拉山前线,明军阵地。

    数日间,十万东欧人的联军竟未发动攻击,李争鸣却不敢稍有懈怠,哪怕是再愚钝的将领也了然了,东欧人怕是出现了争执,然而争执总是会解决的,敌军总是会进攻的,当东欧人再次发动进攻时,恐怕就不是试探了。

    李争鸣猜测的半点也没错,波兰军团的内讧,完全大乱了东欧联军的进攻部署。这事儿和波兰军团统帅雅科夫索别斯基有关,这位元帅手段,能力,实在不足以胜任统帅的重任。马城给这位元帅起了个绰号,波兰赵括,还是十分形象贴切的。

    此君能当上军团统帅,全是沾了他爹的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