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扶植-《明骑》


    第(1/3)页

    第九百一十章扶植

    数千骑兵护卫着商队进了巴巴苏丹的汗城,一座地处边境,有些破败的大型土城,城墙上还能见到激战过后留下的痕迹。百多匹驮马,十余辆大车进了汗城,城门轰然关上,巴巴苏丹的护卫队长便迫不及待打的打开箱子,取出干草包裹的一杆火绳枪。

    有些老旧的火绳枪型号,属于被明军淘汰多年的旧货,却被巴巴苏丹的护卫们当成了宝贝。大肚子,络腮胡的巴巴苏丹喜不自胜,毕恭毕敬将大明使者请进王城,款待贵宾,不多时外面便响起了砰砰砰朝天放枪的声音。火绳枪,在突厥汗国装备率不高,欧洲人不会卖武器给突厥人。

    欧洲人对突厥人防备甚严,即使最贪婪的欧洲军火商,也不会将武器卖给可怕的突厥人。中亚突厥汗国的火器,来源于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正在与欧洲人连年征战,便是基督教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宗教战争。

    如今,中亚的突厥汗国终于有了稳妥的火器来源。

    突厥人值得信赖的盟友大明帝国,英明神武的辽东亲王阁下,半卖半送,向突厥战士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大明帝国不但送火器还帮忙训练军队,第一批来自明国的军训官已经从瀚海城出发,一百二十人的一个精锐骑兵哨,帮助巴巴苏丹训练他步下的八千突厥骑兵。

    突厥苏丹们对大明帝国的慷慨,友善,反响强烈。

    大明军情司的官员们,很快成了各位苏丹的座上客,贵宾,大明军情司打着军事援助的大旗,很快融入突厥人的上流圈子。

    翰海城,大都督府。

    袁崇焕打突厥斯坦回来,整个人似乎变的精神焕发,重新回到大明核心权力集团,袁大人自是神清气爽,将兵学山长的职位交割出去,领了大都督府参谋次长的头衔,稳居卢象升之下,成为大都督府第三号实权人物,主管军械司,军情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