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反败为胜-《明骑》


    第(2/3)页

    作为军校毕业的军官,马城很清楚这种线性大纵深编队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步兵战法未来变革的方向呀。由于大方阵被拆开了,部署成许多小的战斗阵形,这样,便于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地集中兵力对付进攻者的强点,或者对敌人弱点实施打击。

    线式战斗部署,很难在前进中始终保持其队形在一线,防止在其翼侧出现间隙,为解决线式队形的战场机动问题,后世的荷兰人似乎采用了罗马军团的训练方法,甚至连指挥官的训练口令也照搬使用。这就使得荷兰军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支训练有素的,采用线性编队的职业陆军。

    马城看的目瞪口呆,却心中狂喜,这似乎是荷军犯了一个大错,荷军应该是以为明军败局已定,才将大方阵拆散了,组成线性纵深编队,这是为了便于追击残敌采用的战法,然而一旦被骑兵围攻难免被分割。前线的胜局误导了荷兰指挥官,荷军指挥官为了便于追击,将大方阵拆散了,变成线性大纵深的散兵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这时候,两军都已经无法调整战术了。

    排着纵深线性队列的荷军,气势如虹踩着鼓点发起总攻。

    总数十个营的明军依托残破的胸墙纷纷端起火枪,怎么看都象是最后的顽抗,而此时五十里外的密林中,大批骑兵潮水般钻了出来,总计六千骑兵组成的伏兵尽出,直插荷军两个柔软的肋部。为了达成袭击的突然性,战马四蹄上都绑上了麻布,一是可以防滑二是可以消音。

    决战正酣,气势如虹的荷军步步推进,明军只能拼命的开枪。

    尽管已经做了周密的布置,马城仍是被荷军步步推进,正面击破防线的战斗震惊了,胸墙火枪加火炮,也不是完美的战法,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战法,一切都取决于士兵的素质,勇气甚至枪法。新生的台湾镇军,从这一战中应是能学到很多,这是台湾镇军成立以来,第一次生生被人打服了。

    然而胸墙火枪加火炮,这已经马城能设计的,最完善的战法了。

    战法的变革需要枪炮的变革,火绳枪时代这套战法已经很完善了,更先进的战法就得需要燧发枪大量装备之后。

    正在沉思时,前线接战了,明军似乎败局已定。

    气势如虹的荷军士兵挺进到八十步,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在二三十步的距离上列队齐射。明军士兵士气低迷,让马城捏着把汗,下令亲兵铁骑下马步战,随时准备披挂上阵顶上去,正面战场可不能崩溃,然而最后的预备队终究是顶住了,因为一些被打残的营,纷纷组织起来顶了上去,让明军正面阵地防御逐渐变的厚实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