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归都-《大唐再起》


    第(3/3)页

    名次代表着政事堂中的地位。

    他们基本上都属于精力旺盛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政治黄金年龄。

    政治分工,自然无须赘述,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

    宰相越多,就代表着相权的分散,也代表着政出多门,不过赵诚担任近七年的宰相,已经拥有自己威望,调控把总。

    而六部中,曾经南人占据九成的局面,也得到了缓解。

    吏部尚书,高孔昭,岭南人。

    兵部尚书,马延年,南人。

    工部尚书,吕余庆,北人,曾任参知政事。

    户部尚书,元德昭,前吴越国宰相。

    礼部尚书,黄天佑,南人。

    刑部尚书,薛居正,北人。

    如此,朝堂上南北大臣济济一堂,聊着洛语,倒也是不曾有碍。

    三人病逝,李嘉一连辍朝九日,以悼哀伤。

    当然这值得是初一十五的常朝,有没有都无所谓。

    而就在这时,射声司传来消息,北汉国主刘钧病重,恐怕时日许多。

    “这家伙,要死都得赶趟,非要凑在一起,真是令人无语。”

    李嘉摇摇头,他想到了北汉,看着地图上表里河山的河东地区,尤其是太原,更是重中之重。

    北汉虽然有十几州,但最重要的,就是太原,只要攻占了太原,其他州县自然不战而降。

    而太原的位置还在其次,关键在于契丹人。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得在契丹人反应不及时,一举攻占,亦或者阻拦其支援。

    “朕嘱意,六月归都洛阳——”

    在小朝会上,面对六部九卿,诸位宰相,李嘉宣布一项拖延多年的工作——归都洛阳。

    这在朝廷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