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大唐再起》


    第(2/3)页

    原来,这位考生,文笔倒是通畅,字也写得不错,唯独在避讳之中,忘了将嘉字,进行避忌。

    虽然皇帝将自己的嘉字,增添了木字旁,但由于影响过深,朝野上下,依旧把嘉字当做避讳。

    书写时,要么进行替代,要么就缺笔,绝不会傻愣愣的进行书写的,这成了潜规则,谁都知晓。

    唯独这样一个人,或者是不知道这个潜规则,亦或者是忽略了,所以出现了如此大的纰漏。

    所以,即使其文采不错,但是在策论时,毫不犹豫地罢黜了,接下来的文卷,自然没得看。

    如今,王溥仔细看来,五份文卷,皆写了不错,唯独这份纰漏,难以忽略。

    “朝廷求才,如饥似渴,若仅仅因为咱们些许无法抬上桌面的规矩,就罢黜一个人才,这般不可行。”

    王溥向二人轻声说道,随即,在他们的错愕之中,提起了笔,在嘉字的士字下面的一横,延长了些许,变成的土字。

    “如此,也算是缺笔罢了——”

    “相公所言自当如是!”

    两人恍然,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没有一般的急智,是想不到这招的。

    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虽然地处不同,但却紧张的心情是相同的。

    王溥待在相国寺中,与两个副考官,需要在五天时间内,审阅五千多份文卷,可以说时间是非常的紧张。

    而,更令他难受的是,一千多人中,北方举子文采确实,远远不如南方。

    到了最后一天,一百二十个名额出来了,而夸张在于,北人竟然只占据了不到十个。

    “太低了——”王溥作为宰相,并非纯粹的文人,他当然知晓,科举是个政治问题。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绝对公平,只有相对公平。

    “相公,下官再三搜寻,也只能这区区九人可以入目,况且,日后这些人的文卷,都是要公开出去的,若是发现了纰漏,可就大事不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