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像去年来步行者试训的唐镇东一样。 孙越先进行了投篮测试,他是一名左手将,投篮动作不漂亮但出手点高,205公分的高度,如果能够练出稳定的三分,转型为可持球组织的二三号位,也不错。 他的投篮测试结果不好不坏。 接球三分18中11; 持球三分18中7; 跑位接球三分18中12; 三分线内的投篮没什么参考价值,如果要打NBA,他不会有太多在三分线内接球投篮的机会。 “他的投篮还有开发的余地。”步行者的投篮教练史蒂夫·弗兰克说。 谢候点头,这是一句正面评价。 接着是技术测试,孙越的运球还算扎实,相较于他的身高,具备不错的持球能力。 测试中的障碍只是小菜一碟,他轻松通过。 球探组组长,当初和伯德一起发现谢候的BJ·麦克道尔说:“拥有在NBA成为持球者的潜力。” 又一句正面的评价,只是,听着不痛不痒。 有余地,有潜力,这些话是说给那些年轻的热门新秀听的。 孙越目前21岁半,依旧年轻,但已经到了要初步兑换潜力的时候了。 力量测试上,孙越表现不佳。 正如他的消瘦的体型一样,他的力量缺练。 之后,他和其他几个来参加试训的球员组成两队打对抗赛。 对抗赛更能直观地看出一些东西。 孙越的风格,弱点,以及他那些看起来应该是优势却在高强度下变成弱势的特点。 最明显的优势变劣势是他的持球。 在ABA联盟中,他场均10.5助攻,作为控卫游刃有余。试训级别的对抗赛,他面对的是一群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的逼抢让孙越焦头烂额,连续的失误丢球/停球后放弃了运球。 “对抗能力不足,导致他经受不住逼抢。” “身高带来的高重心让他没办法很好的护球。” “缺少背身卡位护球的技巧。” “下肢不够粗壮,无法占住防守身位。” “他有不错的技巧,但要在NBA里自如地持球,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塑造体型。” 麦克道尔对伯德笑道:“令人高兴的是,他欠缺的东西,每一样都能通过训练提升。” 伯德翻白眼道:“就这些?说点我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