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去北方-《大明王冠》
            
            
            
                
    第(1/3)页
    朱棣从宫中送来月饼和美酒,这让黄府一众人没想到的事情,之前不是赏赐了所有朝臣么,怎么今夜这个时候了还在送来?
    黄昏暗凛。
    果然,像自己这样的人物,只怕重要聚会都会有人盯着。
    也无所谓了。
    明朝君王都这个德行。
    问心无愧就好。
    第二日,应天震动。
    在小朝会后,朱棣力排众议,推动军器监撤监设院。
    由朱高炽负责。
    朱高炽立即召集东宫一众属官,借鉴前朝之余再加点创新,搞了个军器院的雏形出来。
    不过并不急于上报朱棣。
    朱高炽还要再斟酌。
    军器监作为工部的一个部门,如今突然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部门军器院,而且这个部门还会浩大无比,将会掌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如此重要、显赫、有油的部门,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来确保军器院的各项职责正常运行。
    而且尽量不能出现权利腐化。
    这就得学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法南镇抚司监督的体制。
    所以户部还得掺和进去。
    按照朱高炽的想法,户部应该要对军器院的所有账项具有核查权力,且军器院购买材料物资时,应该向户部报备。
    至于官职设定方面,倒是简单。
    军器院毕竟新设,掌权人物官职不宜太高,三品比较合适,低于六部,高于其他九寺五监,如此足以服众。
    按照规制,军器院应设一正两副,并设一位实权官位。
    像锦衣卫一样。
    一位指挥使,两位指挥同知,两位指挥佥事之余,还得有两位镇抚使实权负责具体事宜,军器院也应该如此设置。
    于是很快确定,军器院最高官员为军器令,设两位副职为军器同知,没有军器佥事,佥事一般是武将部门设立。
    文职部门大多是同知、侍郎之类的。
    人选基本不变,军器监监正和监丞,加上赵厘死后空缺出来的少监位置,理应洪继来补缺,这一次这直接将洪继来升为军器同知。
    不过还有诸多细节需要确定。
    是以朱高炽暂时压在案头上,等确定下来,再送递顺天等父皇决断后施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