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孙福民老了,身边的亲人们都不在,那么,向南去照顾他,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向南是这么觉得的。 “小老弟,那就拜托你了。” 孙卫安看着向南,一脸感激。 正月初五,向南又来到赵子和的家里,给他拜年。 赵子和在得知向南要来的时候,早早地就来到了小区门口接人。 几位邻居看见赵子和站在门口,一脸的好奇。 有一位没忍住,问了一句:“老赵,你当门神呢?” 赵子和挥了挥手,一脸嫌弃:“去!什么门神?我来接人!” “谁呀?这么大面子,还用得着你来接?” “我学生,向南!” 赵子和一脸得意,抬着下巴,说道,“向南知道吧?就是咱们金陵出的大才子,21岁的文物修复专家!” “是他?这人我知道啊,那一阵子,咱们苏江电视台和金陵电视台天天播放他的新闻!” 另一位邻居凑了下来,插话道,“他不是专门修复字画的吗?怎么还是你学生?” “废话嘛这不是?!” 赵子和斜了他一眼,满脸自得地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他跟我学了古陶瓷修复技术!” …… 远一些的几位老爷子,向南早就在大年初一时,就打了电话拜了年。 再给孙福民和赵子和两位老师拜了年,这个春节就没向南什么事情了。 正月初六,他又一个人来到金陵大学,在那位年轻老师的目瞪口呆之下,再次进入古书画修复室,用了一天时间,将第二幅古画修复完毕。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七。 向南心里默默计算着,姚嘉莹的电话也该打来了吧? 那把紫砂壶上的麦漆,这么难干吗? 心里正想着,放在一旁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