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编辑部的震惊-《山野杂家》
            
            
            
                
    第(3/3)页
    张恭如与杨昌玉恰恰相反,从学生时代就对哥德巴赫猜想极其感兴趣。
    但直到成为燕京大学数学系教授都基本没有进展,看到李长青的论文时犹如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地给田广林打电话道。
    “暂时还没有发现错误,你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比较深入有什么见解吗?”
    田广林是华夏知名的数学家专家,却没有任何头绪尴尬地道。
    “论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阐述,基本符合我之前设想的方法!可我的设想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没想到有人能真地将整个论证过程完整严谨得写成论文。”
    张恭如对李长青的论文赞赞不绝口,用很钦佩的语气说道。
    “这篇论文确实是有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过咱们还是召开编委会商量一下如何处理吧!”,
    田广林研读几遍后,认为论文极有可能是正确的,但还是保险地道。
    杨昌玉接到田广林、张恭如加班召开编委会的提议时,铁青着脸查看下收到的邮件。
    迅速扫一眼后,又认真细致地将论文多反复查看几遍,接着整个人呆若木鸡。
    且不说论文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浑然天成无懈可击!
    单是论文对数学工具的发展就有巨大的贡献,应用到某些领域可以产生质的飞跃。
    李长青却在钟南山苦练斫琴技艺,似乎将淡忘给《数学学报》投稿的事。
    丝毫不知自己一时兴起研究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将会对数学界造成何等风暴。
    百年雷击梧桐木可遇而不可求,甚至比华夏名琴焦尾更加难得。
    李长青不断地磨练斫琴的技艺,只有到达炉火纯青时才敢动手。
    用一把普通的七弦琴端坐在竹林下,弹一首《郑风》唱着诗经中的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