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去县城-《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第(3/3)页
    据说王公大臣和他们家眷的腰牌材质就各有不同。
    还有秀才举人也不同,倒是平民百姓的腰牌,统一的木质。
    正面刻有所在郡县、发牌年号和防伪戳记。
    反面刻着持牌人姓名、身份、籍贯、年貌等个人信息,以备查验。
    而路引便是所在郡县签发的远行身份证明。
    若是离家远行,在来往道路设置的关卡要出示它和腰牌,方可通行。
    盘查过后,无差别的除了年迈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一人一文铜钱进城费,人人自觉的往箩筐里投铜钱进城。
    城内。
    东边住着富贾商人和一些读书人,西边住着有功名的读书人和为官人家,县衙门就分布在东西两区之间。
    而顾二爷家的大车店就挨着南城门。
    顾二柱习惯从这里进城,也有想先找他二伯家长子顾扬青打听之意。
    大车店就是大通铺客栈,也给来往客商看货物什么的。
    加上在县城经营多年,可以说他这位堂哥消息很灵通。
    宽大的门。
    进进出出的马车。
    一位四十多的中年人正指挥着车进车出。
    顾文轩正想提醒他爹迟点赶牛车进去,就见对方转头过来。
    此人正是堂伯顾扬青,今儿居然还亲自指挥了。
    “快进来,我正想晚点回去一趟。别跑了啊,我有要紧事找你。这里立马好,你先带六郎去里头等我。”
    顾文轩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大车店。
    大院子,院墙四周一圈棚子,再往里一间间抱厦就是大通铺。
    简单粗暴,但占地面积确实不小。
    难怪路上他爹还说老爷子三兄弟,最有本事的还是老二,他二爷爷。
    不提老兄弟三人分家后老二又添了多少田产,就隔着大车店一道墙的这一进自住小院子也值不少银两。
    正房三间带两厢的院子,即便地处城南也要上百两银子才能买到手,不知老爷子这个老三还不服什么。
    “快坐下,回自家还客套上了不成。”
    见顾文轩作揖,顾扬青说笑着挨着顾二柱入座。
    “昨晚听说林秀才出事,今早文哥爷俩又不在城里,我猜你一准坐不住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