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能早点打消荀彧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念头。 对彼此都好。 “陛下,今日勤政殿内,臣之提议,陛下考虑的怎么样了?” 略微沉吟后。 荀彧开口问道。 “考虑过了,朕不同意。” 荀彧话音刚落。 刘协当即回答。 白日里。 勤政殿内。 在经历了九卿轮番轰炸要钱后。 耐心本就不多的刘协,又迎来了当朝三公之一的荀彧。 而荀彧所求,却并非钱财。 以他之意。 却是想让刘协停止改革军队制度。 按照他的说法。 一方面。 军队待遇提升,靡费不止,时日长久,必劳民伤财,使得国家动荡、社稷不稳。 而另一方面。 荀彧则认为。 如今汉室衰微,其原因在于人心不古…… “陛下,以兵锋加于天下,天下以兵锋还,以德育加于天下,天下以德育还,如今社稷动荡,人不修其身……” “正所谓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才是症结之所在啊。” 见天子态度并未改变。 早已想清楚的荀彧更加坚定了,继续劝道: “臣亦知陛下有威福四海之望,但如今黎民苦难深重,若大兴武事,则更是难以负担,当下之急,臣以为非在军务,而在于教化人心啊。” “嗯,荀相你说的有道理。” 一直说到这一句,刘协这才打破闭口禅,回了一句。 然而荀彧脸上的喜色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 刘协继续说道: “正如荀相所言,教化人心才是当下之急,所以朕才决定改革军队制度,加强战斗力,以无敌于天下之兵力,平定四海,守护四方子民。” “如此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流离失所之忧,没有背井离乡之苦,德育教化,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荀相你以为呢?” “臣以为……不妥……” 顶着刘协满含期许的目光。 荀彧硬着头皮反驳道: “陛下,自我大汉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儒立国,乃是我大汉国之根本,陛下如今不开经宴,不问大儒,朝中大小事,皆与几个武将商议而决,若正值战时尚且可以理解,但时日长久,必为国家之乱,动摇国本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