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的税务司,缺口很大。 并且伴随着日后大明的工商业继续发展,只会越来越大。 毕竟税务司将来肯定是是一个庞大的机构。 将要在大明的诸多部门之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关键的位置! 光是几百人可不足以填补空缺。 但朱允熞秉持着的原则,却是宁缺毋滥,而且如今的大明税务司还没有缺人到这种程度。 朱棣听后,想了想,道:“能有三十人,足矣。” 就算这三十人的实际经验不足,但培训了这么久,也总能分担些任务,起一些作用。 朱允熞听后,也是点点头。 当初他从税务司之中,抽调走的只是十人,但大多都是经验丰富之辈。 调往了户部之中,负责户部的其它事宜。 毕竟当初税务司有许多官员就是出自于户部之中,现在也不算是转行,办起事来熟门熟路。 而现在这些稚嫩的学子,自然不可能与之相比。 能三个人顶一个人,便已经是求之不得了。 可等考试结束,朱允熞和朱棣得知结果的时候,却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这一次小科举之中,合格之人,竟然足足有九十七人! 而其中杰出者,更是足足有二十一人! 人数大大超出了朱允熞的想象! “看来,咱是彻底低估了大明士子对于‘科举’二字的执着程度啊。” 虽然是小科举。 但却获得了大成功! 看来日后,在三年一科举的同时,不时也要来上一些小科举,增加大明方方面面的人才储备。 三年一大科举,选拔地方官员,同时也选拔出未来大明的肱股之臣。 而平时的小科举,则选出实干之才。 作为大明的基本盘,提高大明运转的效率。 …… 京师。 朱允熞在下达了推广夜校的命令之后。 找了个空闲,溜出皇宫。 来到城中,同徐妙锦汇合,好不容易靠着这次小科举补足了人才,并且连带着大明的朝堂也狠狠吸纳了一波人才。 让其他部门也一下子松气许多。 朱允熞终于有了机会,好好转一转这大明京师。 转眼又过了一年。 今年的京师同朱允熞去年之所见,又有诸多不同,街道两侧摊贩的席位上,干净整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