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道:“真正将人拖入邪道的,是你理学才对吧?” “我心学一道,讲究知行合一,所行之事皆出自心意,而但凡心意,皆有所动。” “如此臻至圣贤境界,切实可见。” “而你之理学,重知轻行,无有实践,如何能让人信服?” “更遑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天理’!” 朱允熞终于重拳出击! 直指理学之核心——天理! 说道:“天理,乃是道德标准,而道德标准是存于人心的!” “并非高高在上,俯瞰众生!” “人之所以要追寻天理,乃是因为其从本心出发,一心向善,而非如教徒一般,不知其所为究竟为何!” “如此所求之道德,与无道有何区别?!” 同时,朱允熞再次出招,让徐妙锦将昨日准备的东西悉数送到奉天殿中。 “反而是心学,可于细微处,体察自然之理,明悟本心,致良知,入圣贤之境。” “便如孤眼前所摆放的诸多东西。” “此皆是技术研究与制造局所造出来的玩意儿。” “便如这独轮车,极大的便利了百姓的生活,可这一切出发的根源,却是因为人想要偷懒,方祭酒,你倒是说说,于你而言,这是天理,亦或人欲?” 朱允熞直指核心。 明明属于人欲的东西,却对百姓生活有了极大的便利。 使得百姓生活日渐改善。 此乃大善之举。 符合儒家经义,毕竟儒家一向重视百姓,更是以仁为核心,其目标就是要治理天下,以达万世太平的地步。 读书轮无疑是能帮助百姓改善生活,有助于太平的存在。 可导致这件事物出现的本心,却是因为想要偷懒! 这究竟,是否属于人欲。 而又是否需要灭掉? 方孝孺冷汗一下子掉了下来,他蓦然发现,原来理学当真已经不再适合如今之大明! 有太多太多的东西,理学无法阐述! 而同样产生这般明悟的人,不仅仅只有方孝孺,更还有下方的群臣百官,以及上方的老朱。 他们这才明白,为何朱允熞执着清除理学,发展心学。 因为理学的核心,在天理,在人欲。 可如今之大明,却已经出现了太多不在天理,不在人欲的新鲜事物,理学这一套理论,已经无法解释这一切为何会出现! 但心学,却可以! “怎么,答不出来了?” 朱允熞逼问道。 旋即又转而说道:“那便让孤给你解释解释吧。” “心学,乃是以吾心代天心的学问。”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正是发明这些的工匠,敢想敢做!方才能够创新出新的工具,让无数新奇之物出现在我大明!” “非是天理,非是人欲。” “既是天理,也是人欲!” “人欲、天理,从来混居一心之中!” “而非割裂开来!” “起于人欲,终于天理,这就是心学的意义!” 朱允熞的论述,如洪钟大吕,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原来,这才是心学的意义。 让无数朝臣为之震撼不已!如此学问,如此思想,当真是生平仅见! 而这些话,却出自于太孙之口! 一个八岁大的孩子! 更是让奉天殿内的所有人为之震惊,自叹不如,更是佩服不已! 太孙足以比肩圣贤矣! 而上方的老朱更是老怀甚慰,朱允熞的思想高度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的确足以比肩理学。 甚至是超越理学! 心学,可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