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实际上,朱允熞心头却高兴坏了。 三十二万头牛羊! 虽然这并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对大明来说,却无异于是一剂强有力的强心针! 在如今物价飞涨的关键时期。 给大明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让物价得以暂时缓平。 给朱允熞更多的时间,去慢慢处理增发纸钞过多,导致纸钞贬值的问题。 只要有这三十二万头牛羊撑过一段时间,就算是郑和真的失败了!朱允熞也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此事! 无论是靠甘薯还是再次出征倭国。 都还有时间! 只是……在朱允熞内心深处,还是在期盼着这次出征倭国不要出什么岔子才是。 他对海军可谓是寄予厚望! 若是这第一步都走不到,难免会影响到大明朝堂对于征服海外的信心。 事实上,现在就已经有了一丝不对劲的苗头。 大家对于海外的东西似乎变得不是那么敢兴趣,纷纷觉得大明境内已经足够好了。 没必要再往海外发展。 而是都盯上了北元这个心腹大患。 方才蓝玉和徐辉祖等人虽然是在演戏,可实际上却也是说的真心话。 根本不似作假! 他们是真的希望朱允熞把矛头从海外转移回来,放到北元又或安南身上! 只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朱允熞不同意,他们就没法有所作为。 但心里肯定还有着这样的想法! 只要海外一事有些不顺,他们都会站出来反对再度出征海外的事情。 这些都由不得朱允熞不担忧! 早朝后,北元使者快马加鞭赶回北元,以现在修建国道之后的速度,想必半个月之内应当有回信。 事成与否,到时便知。 不过这一次北元使者亲身体会到国道的便利性之后。 想必应该会力劝北元皇帝求和吧。 毕竟在这个运输比什么都困难的时代,大明有这么一条畅通无阻的主干道。 优势简直不要太大! 而在朱允熞等待北元回复消息,以及郑和那边消息的同时。 京师也越发热闹了起来。 一些工厂的雏形,出现在京师准备扩建的外城,纷纷沿着江河而建,打算依靠水力进行生产。 在蒸汽机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代,运用水力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最重要是,随着技术研究和制造局的发展,水力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只是相比起当时询问的地主豪绅人数,最后终究还是少了许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