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可不管郑和那边到底如何。 大明朝廷要办的事情依旧不能耽误,朱允熞要操心的事情仍然还有许多。 土改的事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虽然出了一些小插曲,但也已经解决,无数浙江官员也已经落马。 更有王钝这样老成持重的老臣相助,几乎不需要朱允熞操心。 现在朱允熞真正担心的,还是持续不断增发纸钞,不断给百姓发钱之后的物价问题。 在朱允熞自阳山返回京师的路上。 所见所闻,都清晰无比的告诉他,大明京师的物价已经开始不受控制的飞涨! 只是因为甘薯也在快速推广,大明境内更还有一些存粮。 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若是持续下去,势必会让物价飞涨到一个让百姓无法接受的程度!或许……第三帝国的故事,就要在大明身上重演! 五十万马克一块面包的事情,说不定真的会发生在大明境内! 而那时候……只需要一个如小胡子一般的人物登高一呼,大明就会在旦夕之间消失!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实! 可朱允熞却不能把这些事告诉给任何人听,只能默默一个人承受着这些,并努力为大明寻找出路。 而想要抑制物价,首选自然是让大明的物质产出丰富起来。 老百姓和地主得到的钱可以花出去。 而只要有购买力的钱,就不存在贬值的问题。 但这一点,却因为郑和失联的缘故,暂时无法施行,于是朱允熞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找到能够消耗大笔财富的方法。 让地主手里的钱全部用出去。 否则地主豪绅手里有着大笔大笔的钱,但他们却找不到地方用,而且眼看着物价飞涨,手里的钱不断贬值。 他们也会急! 他们可是实打实失去了可持续生产粮食的土地! 但获得的却是随时可能贬值成废纸的纸钞,这搁谁身上能不急? 所以朱允熞必须要想办法为这些地主想一些出路。 把钱投入到可持续盈利的物质生产当中。 让他们看到希望。 而朱允熞帮他们想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转型! 从土地,转移到其他方向当中去。 从原本的地主豪绅,变成一个又一个的资本家。 虽然资本家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可又不得不承认,资本家相对于地主豪绅来说,又是相当进步和优越的。 资本家对于社会财富的循环运转,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朱允熞只有帮他们转型成资本家,让他们的目标从囤积更多的土地,转移到获取更多的财富。 才能让他们手中的钱运转起来。 而不是囤积在仓库里吃灰,并且让这些钱流通到普通百姓的市场当中去,和普通的大明百姓争抢粮食。 让粮食的物价飞升。 而对于如何让地主转型成资本家,朱允熞主要设定了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朝廷将修路的项目承包给地主,让这些地主去主动投资修路,然后从朝廷这里获取收益。 这可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一个是朝廷修路的成本肯定是比地主豪绅去修路要贵上一些的。 毕竟地主转型成资本家之后,肯定会压榨劳动力。 让劳动力尽可能的去加班加点干活,以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