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为了让其更接地气,也同样可以成为朝廷了解百姓真实想法的一个窗口。 朱允熞顺着一点点看去。 第一个是对普通农户的专访。 对于朝廷发起土地改革,这位农户是有点懵的。 不知道朝廷到底想做什么。 他倒是有知道这个消息,只是却似懂非懂,认识十分的粗浅。 同时对于朝廷的政令也没表示多少看法,只是说等具体政策下去了,看看情况。 如果是好的,那就支持。 如果是坏的,那就反对。 这种思想几乎可以代表百分之八十的农户,思想很是朴素。 能给我带来好处,那我就听你的,反之你让我过不下去了,那就反了你丫的。 很简单,却又很实在。 “大明百姓的民智,仍需加强啊……”朱允熞心中没有愚民的打算。 唯有开启民智,大明境内才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才。 在将来世界风起云涌的变化中,占得先机。 朱允熞绝不会在明知道愚民导致下场的结果下,仍然选择愚民。 但开启民智是一件长远甚至长久的事情。 “现在唯有希望新成立的宣讲团能有所成效吧……” 朱允熞在看过宣讲团排练的新戏之后,就已经让他们下乡去了,一个村一个村的接着演过去。 同时,他还让楚王继续寻找新的戏班加入到宣讲团中来。 朱允熞许诺,对于这些加入宣讲团的戏班,日后都能脱离贱籍,如果做得好的话,甚至可以赐予他们爵位。 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权贵阶级。 自古以来,就有士农工商之分,而戏子却是连远比工匠、商人地位还要低下的贱民。 属于下九流之列。 为世人所唾弃、不耻。 特别是大明又编造了详细的黄册,籍贯皆纪录在册,你只要入了贱籍,那么你的子嗣世世代代都是贱籍。 不得科举做官,相当于是绝了上升的通道。 而现在知道有脱离贱籍的可能,这些戏子自然是干劲十足,发了疯似的去演出。 帮朱允熞办事。 而且别看戏子的身份地位低,可无论什么年代,戏子在百姓当中影响都不低。 朱允熞也算是发挥他们的最大的价值了。 除了戏子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同样属于贱籍,比如奴婢、雇工、乐户之类。 朱允熞也特别关注。 主要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属于急需的劳动力。 严格来说,大明并不缺少劳力。 但农民对于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干活,有着天生的抵制。 在家万般好,出门寸步难。 反而是那些奴婢,雇工,乐户之类的,走四方,吃百家饭,一直在外游荡,很容易调动起来。 有了他们的为引子,才能带动农民。 看完之后,接着又看地主豪绅。 朝廷想要从普通百姓手中收田,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毕竟百姓势单力薄,而且朝廷给你钱赎买土地,你没有反抗的理由,也没多少反抗的心思。 何必多此一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