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次出征倭寇之时,不少将领看似领命,实则出工不出力。” “本王笃定,朱允熞必然早就对这些将领不满!” “正好此次京师动乱,朱允熞又有何道理放过他们?随便寻个由头,便可以将他们惩治。” “若本王是朱允熞,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将这些不听自己命令的将领统统贬低,换上自己信任的将领,扶持自己组建的新军。” 朱棢身后,其属下越发不解。 皱眉问道:“可是……殿下,这于我们有何益处?” “如果朱允熞将那些不听话的将领统统换成他自己人,岂不是说京师的防卫越发铁板一块。” “不可动摇?” “这对我们而言,岂不全都是坏处?!”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对他们来说到底有什么好处。 一旦朱允熞彻底掌控了京师的防卫。 他们再想弄什么小动作,便决计不可能了。 如朱允炆和朱允熥这般刺杀的把戏,更是根本行不通! 但瞧朱棢的样子,此事却像是对他们有莫大的好处? “好处?呵呵,全都是好处!” 朱棢的声音就像是夜风一般凛冽。 “他朱允熞惩治武将,那我们便趁机收买人心,招揽将领。” “别看大明京师离边塞相距万里。” “实则大明自建国以来,征战不断,伐蒙元,征云南。” “大军调动频繁,不少将领都曾是在一起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兄弟袍泽,关系非同一般!” “只要笼络了这一批人,就相当于笼络了一大批人!” “届时,人心向背,他朱允樫就算把京师的防卫经营得像铁桶一般又如何?” “他的命令出了京师,又有多少作用?” “反倒是本王得到诸多将领支持,只待天时有变,领一队军马,顺势南下。” “一路便可畅通无阻,甚至沿路依附之人无数。” “待我兵至京师城下之时,早已是势不可挡!他那区区新军,又有何惧?” 不得不说,朱棢的谋划的确高深。 甚至,已经达到了避无可避的阳谋层次。 京师一旦内乱,朱允熞不可能不惩治武将,赏罚不明,向来是取祸之道。 可若是惩治将领……便会失去不少将领的支持。 要知道,在历史上,朱允炆之所以会被朱棣奉天靖难成功。 归根结底的原因。 便是因为失去了淮西勋贵和军中将领的支持。 大家对和朱棣作战的兴致都不高。 全都不肯出力。 不然朱棣也不可能从八百府兵起兵,一路杀到南京,逼得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 当然,其中大明战神李景隆也是功不可没…… 每次给永乐帝朱棣送辎重粮草不说,关键时候还给了建文帝最后一击,私开金川门……倒戈投降…… 晋王朱棢作为势力完全不输燕王朱棣的藩王。 如果能够获取军中将领的支持。 到时候依旧出工不出力,那么朱棢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远比朱允炆和朱允熥那莽撞、粗糙的刺杀计划要来的好太多。 毕竟不说朱允熞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单单现在老朱还在世,以老朱的智慧,就不可能让朱允炆和朱允熥刺杀成功! 所以朱棢才会嘲讽自己那两个侄儿是傻子。 自大,无知! 反倒是晋王朱棢,润物无声的方式,着实让人难以防备。 并且没有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 不像朱允炆和朱允熥二人铤而走险,没有回头路可走。 “殿下才智,当真是天下无双!” 朱棢身后,终于明白朱棢布局深意的属下满脸叹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