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使他们远在山西,对其事迹也耳熟能详。 想着似他这般天才,世间有一个便了不得了。 竟然还有一人? 居然能对付得了他? “哈哈哈!”朱棡大笑道:“当今之世,能对付得了咱家朱允熞这位侄儿的,当然只有咱爹爹了!” 几名随从皆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盖世奇才。 没想到,竟是当今圣上? 让当今圣上去对付太孙,这才是晋王的谋划吗? 可是,世所周知,圣上对太孙宠爱有加,怎么可能对付他呢?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将予取之,必先予之。” 朱棡的笑声止住,语气也冷了下来。 “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通常野心也会越大。” “朱允熞自治国理政以来,便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其中,有许多都是咱爹定下来的政策。” “朱允熥和朱允炆虽然无能,却也是他在朝中的绊脚石。” “有他们两个在,朱允熞改革的时候,还会有所顾忌,许多改革,不会推行得太快太急。” “一旦他们两人不复存在,那么,他在朝中的地位,也再无人可以挑战。” “他一定会按捺不住,继续改革,做一番宏图伟业。” “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没什么,甚至咱爹还会称赞他做得好,那些规章制度都是有问题,正需要革新。” “但是,随着咱爹定下来的制度,都一一被废,那他老人家的想法,必然也会慢慢改变。”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是一位专门忤逆自己的人。” “何况他还是帝国的继承者。” “朱允熞改革越多,做得越急,会让他越有成就感。但在咱爹眼中,那就是另一番想法了。” “论语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咱爹爹还在世呢,他就要将咱爹的“道”全改了,算什么?” “只有让咱爹的态度改变,才有可能对付得了他。” “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和他去斗,都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旁边的几名属下恍然大悟:“殿下高啊!” 又有一人惊疑道:“既然咱们不对付他,又何必冒险离开太原,偷偷来到应天呢?” 朱棡的脸上,露出一抹大有深意的笑容。 “因为本王真正的布置,不仅在阳山,更在金陵城内。本王要亲眼看着他登顶,而后跌落!”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