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是多年领兵打仗的大将,旧部遍及军中各地,有点影响力很正常。 刚才徐妙锦一番话,才逼得他不得不站队,交底托出。 徐妙锦深吸了一口气,消化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今夜至明日,或有变故,还烦请冯叔叔离府去军务处坐镇。” “好说,好说,这也是份内之事。”冯胜拱手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我是太子太师,辅助太孙,本就是份内之责。我更深知太孙之能。” “论治国理政,绵绣文章,挥千军万马而战,谋略机关,放眼当今天下,皆无人能及。” “若有人心怀不轨,不忠不义,妄图挑战太孙的威严,在我看来,都是以卵击石,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当此时刻,侄女只管放心,叔叔我必定是会鼎力支持太孙的,此心可表日月。” 这个时候,朱允熞平时所做的种种努力,就体现出效果了。 无论是蓝玉,还是冯胜,以及朝中的大部分大臣,至少都认可了朱允熞的能力非常强,智计超群,能谋善断。 若真有什么激烈的斗争,他赢的机率无疑是非常高的。 正是因为这些人有这样的判断,所以,才会毫不犹豫选择和朱允熞站在一起。 说白了,他们的态度,实际上就是,谁赢,他们就帮谁! 都认为太孙殿下会赢,当然要抓紧表态了。 徐妙锦虽然年幼,却冰雪聪明,对此更是心知肚明,笑道:“我当然是信得过冯叔叔的。” 随即,两人一起出府。 冯胜前往文华殿军务处,而徐妙锦则策马直望城外而去。 刚到城门口附近,正要喝令开城门,斜里却冲出来一人,将其拦住。 一身黑衣僧袍,正是姚广孝。 “我刚刚从宋国公冯胜那里……” 徐妙锦连忙将听获的消息,告知姚广孝。 “此事非同小可,我想现在前往阳山,去禀明此事。” 不料,姚广孝却是摇了摇头。 “如果衡王和吴王已经采取了行动,你现在前去,只能是自投罗网,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令太孙殿下陷入更不利的处境。” 徐妙锦皱眉道:“新军有两支千人队在外面,我可以调一支前往,若有变故,也能策应。” “纵然他们有行动,也调不了多少兵马。新军战力强悍,远非寻常军队能及,一千人的兵马,足以镇压。” “不可。”姚广孝道:“太孙殿下做了布置,就有他的用处,你不要随意打断。” “再说,陛下还在阳山,若衡王和吴王并无不轨之事,你贸然调兵前往陛下行宫,那可就说不清了。” 徐妙锦闻言,秀眉锁得更深。 所谓关心则乱。 她刚才骤听消息,心如乱麻,便只想前去阳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