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啪! 朱元璋端着酒杯的手一个颤抖。 酒杯顿时掉落在地,摔成了粉碎。 “你说什么?大明必亡?” 他看着朱允熞,满脸难以置信。 这样的话,竟然成一位储君口中说出来? 也就是眼前之人,是他最宠爱的孙儿,才能好端端的坐在这里。 若是换了一个人,只怕现在老朱已经呼叫左右,将他推出去斩了。 “对,若藩王之制不改,三百年内,大明必亡。” 朱允熞再次说道。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望向他的目光,十分复杂。 “你且说说,究竟是为什么?” 他沉声问道。 朱允熞这个孙子的份量,在他心中毕竟不一样。 虽然年幼,才智能力,却远超常人。 所行之事,往往如天马行空,但最后又合乎常理。 只是远较一般的方法高明。 难道他真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弊端? “皇爷爷定下的规矩,凡大明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凡亲王之子,除一人继承亲王之外,余者皆为郡王。” “郡王岁支米六千石,钱二千八百贯。” 老朱轻轻点头,道:“不错,这是咱定下来的规矩。” “亲王虽不继承帝位,但毕竟皇帝一脉,自当给予优待。” “当皇帝是一个苦差事,要为了治理江山操心,不容易啊。” “自古以来,当亲王的乐趣,都胜过皇帝。” “这也是为了让他们都安心当亲王,不致于为帝王之位而骨肉相争,酿成悲剧。” “熞儿今日说到这些,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朱允熞道:“有,皇爷爷,这项制度里面,藏着大明亡国的危机。” “凡百姓之家,因出身贫寒,后代或死于饥寒交迫,或亡于疾病,再甚者,或因家贫无力娶妻而绝后。” “然豪门世族,王公候爵,因养尊处优,吃穿不愁,虽有疾病,死者亦不多,生者却众。” “故贫家多绝后,豪门则子孙众多,后代兴旺。” “此古今不易之理。” 老朱再度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