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妙锦点头道:“老和尚,你的意思是试探他们三人的态度?” “不错!”姚广孝点头道:“三人都是军中领兵多年的宿将,他们的态度,也决定太孙以后会不会启用他们。” “要不然,直接找你哥哥徐辉祖不就行了?徐家在军中,总还是有点威望的吧?” 徐妙锦恍然大悟:“我一直不明白,为何他不严惩出兵松江时,那些拖扡延延的将领,也不清洗黄子澄和齐泰的同党,原来就是为了今天?” “也不全是!”姚广孝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尚且在世,太孙能震住朝堂,令各方势力不敢反抗即可。清洗朝堂,徒惹猜忌,弊大于利,实无必要。何况欧阳伦一案,已经罢了不少官员。” “他们若是自己按捺不住,要跳出来的话,皇帝也会自己动手。”徐妙锦道:“那我这就去找他们三人。” 小姑娘雷厉风行,说走就走,到了门口,又转身回头道:“老和尚,陛下那边,真的没有什么问题?” “你是关心太孙殿下吧!”姚广孝笑着点破:“放心,虽然新军不能直接去阳山护驾,但太孙殿下仍以操练为名,调了两个千人队的新军出城。若有变故,随时可以支援。” “何况皇帝陛下早就知晓,阳山的守卫森严,早就做了准备。” “我们要做的,是守好京师这个家。” “贫僧就在这城门口,看看都有什么人进出。” “你去见蓝玉、冯胜、傅友德三人。” “阳山若有变,京师必定不安,稳固了京师,太孙才能一心处理阳山之事。” 徐妙锦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我们一定要牢牢将后方守住。” 说完,她又有些不安道:“他让我们在城门附近策应,却令杨士奇在文华殿内镇守朝堂,那个姓杨的,镇得住吗?” “此人有宰辅之才。”姚广孝叹道:“太孙殿下看人的眼光,当真有若神明。” “百姓监督司只是一个监督机构,也不会太惹人注意。眼下这个时节,正好能派上大用。” “我明白了。”徐妙锦不再停留。 她从房间内出来,街道上仍是人潮汹涌。 正年关之时,人们都涌来城内购物。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较平时多了十倍。 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她不由得微微皱眉。 如此之多的人流,想要骑马奔驰,却是不可能之事。 小姑娘深吸了口气,提起步子,一眨眼没入人潮中。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