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朱一见到朱允熞,就高兴的将他抱了起来。 “来,让皇爷爷看看,都长高不少了,快要抱不起啦。” 他年龄大了,抱了一下,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只好将其放下。 “几个月了,想皇爷爷了没有?” “想!”朱允熞抬头看着老朱,道:“孙儿天天都在想皇爷爷,可是国事繁忙,又敢耽误,不能时常来看望皇爷爷。” “皇爷爷,要不,你还是回皇宫住吧。” “孙儿将宫殿重新修建一番,一定让您老人家住得舒舒服服的。” 老朱闻言,挥了挥手。 “不必了!” “你现在将大明治理得挺好,比咱强。” “咱虽然在阳山休养,可都听说了,如今国库里钱多得都用不完,粮食都堆满了粮仓。” “咱年龄大了,看到什么事,难免喜欢指手划脚,对你施政,反而不利。” “阳山风景秀丽,朝有金风晨露,晚有夕阳彩霞,好山好水,咱就在这里怡养天年吧。” “若是呆腻了,咱还想出去四处转转,看看咱老朱家打下的江山,看看老百姓们,都过得怎么样了?” 朱允熞看着他已渐渐布满皱纹的脸,道:“皇爷爷要是想去哪里,可得先知会孙儿一声,孙儿先给皇爷爷修一条宽敞的水泥路。” “哈哈哈哈!”老朱大笑:“咱听说伱发明出了一个叫水泥的东西,用来修路,有若青石,下雨天也无任何泥泞,平坦则更胜青石,如今已经修了一条通往松江府的大道。” “嗯!”朱允熞点了点头,道:“接下来,还要用它修更多的路。” 大明的交通,其实很发达,道路众多。 问题是,受材料的限制,大部分都是土路。 土路最大的问题,就是下雨便会变得十分泥泞,运输困难。 而且,在下雨天踩踏之后,还会形成一个个的小土坑。 天晴路干,土坑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仍然存在,令路面变得高低不平。 水泥路无疑有很多好处。 特别是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 “北平是昔日北元帝都所在,如今的边关重镇。亦是北方枢纽之地,对防范北元南下,极为重要。” “咱觉得,你的下一条水泥路,就修从金陵到北平的水泥路,如何?” “咱也想去北方看看。”朱元璋笑道。 “皇爷爷,咱们可想到一块儿去了。”朱允熞嘻嘻笑道:“孙儿已经派出官员在勘察了,正准备修建一条自金陵通往北平的水泥大道。” 与老朱心中想的是国防不一样。 朱允熞对于北元的威胁,丝毫也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新军已经扩充到了五千人。 并且全部装备了后装枪,定装弹。 以战斗力而论,他估计这五千人,就足以横扫整个北元。 何况技术研究和制造局,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更多的枪支。 新的枪械厂正在建设,生产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他想修建通往北平的道路,主要还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自京师到北平的路,无疑将成为大明的经济大动脉,极大的促进南北方的交流,以及商贸的繁荣。 “哈哈哈!” 老朱大笑,摸着他的头道:“好啊,好啊,咱还在想,你会不会怪咱这个糟老头子多言了,让你治理天下呢,偏要指东指西,干这干那,想到了一块就好!” 他顿了顿,又道:“咱看你治国理政这段时间,凡事都干得很好。” “还有一桩。” “如今国库里面,钱也有,粮也有,咱琢磨着,长城也该修修了。” “北元的威胁,不能轻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