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书生吓了一跳。 从来只有邸报才是朝廷发行的。 但邸报只有官员才能看。 而且,按原则来说,是只有京官,才能看全部的邸报内容。 地方官员,仅允许抄录与所在地相关的内容。 其他无关内容,地方官也不得与闻。 虽然这条规定在实际上并没有几个人会遵守。 地方官仍然会抄录所有的内容,以了解朝廷的动态。 甚至很多没有为官,但有了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也会获得消息。 但至少形式上,仍然是严格保密的。 一般没有一点身份地位的老百姓,还真弄不到。 书生秀才,大多也只是偶尔听到透露出的消息。 没想到,现在朝廷竟然公开发行一份报刊了。 所写的内容,还如此之骇人听闻。 太孙微服私访,遭遇倭寇行刺…… 这消息,就算是地下发行的小报,都不敢刊印的啊! “怎么样,你可要买吗?”卖报人问书生道。 书生回过神来,忙道:“买,买,买……快,给我来一份。” 若是地下小报,他还有点怕。 毕竟,一旦被朝廷查出来,买报的人,也是会被严厉处分的。 但太孙认证,朝廷公开发行,那就没有任何顾忌了。 光听他之前中吆喝的那些内容,书生已经迫不急待的想看具体的细节了。 很快,周围的人群,都蜂拥而上,抢购报刊。 “大家不要挤,一个个来,发行量很大,每个人都有。” 卖家人不得不出言维持秩序。 金陵的百姓太热情了。 哪怕是不识字的人,都跑过来抢购。 反正买回去,还可以找认得字的读书人来读。 同样的一幕,在金陵城中四处上演。 百姓们先是惊疑,不敢相信,然后便开启了最疯狂的抢购。 百姓日报发行中心。 姚广孝坐镇在此。 “大人,报刊都卖完了,可还有货?” 不到半上午,安排出去的卖报人,便都纷纷回来了。 “这么快吗?那可是整整三万份!” 姚广孝有点难以相信。 他已经安排了足够的数量。 金陵城也就数十万户人家而已。 三万份,意味平均几户就有人买一份。 没想到竟然还供不应求。 “印,接着印!” 姚广孝连想都没有想,马上传令下去。 反正有油印机,印起来还是很快的。 为了提高印刷的效率,工匠们还给油印机装上了转轮,比手压式更进一步。 只要摇动转轮,就能印制一份。 姚广孝很清楚,报刊的发行是太孙掌握舆论的关键,发行的数量越多越好。 “将准备发往外地的报刊,先调来发给金陵。” “接着印制发往外地的。”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