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 在其他朝臣都在暗中思索着扶苏的心思时,胡毋敬却突然去了一趟御史府。 张苍的府院。 这是一个相对静谧的大厅。 里面任事的小吏并不多,只是这段时间都喜气洋洋的。 原因也很简单。 长公子扶苏被立为了储君。 殿下过去跟张苍御史关系亲近,眼下长公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储君,张御史日后岂能不发达?到时只要张御史稍微念及一下他们,或许就能让他们一步登天。 因而这段时间张苍官署的小吏做事十分勤勉。 更不时在张苍面前露面。 对此,张苍是心知肚明,但也没去揭穿。 扶苏正式成为储君,对张苍而言,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扶苏过往跟自己关系很好。 忧的是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扶苏毕竟是君,而他是臣,身为臣子却知晓‘君’太多秘密,这恐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几日张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拜会一下扶苏。 他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就在这时。 突有小吏前来传话。 奉常胡毋敬前来拜会御史。 闻言。 张苍面色微异。 他跟胡毋敬并无多少交集。 也不太可能有交集。 胡毋敬位列九卿,独掌一个官署。 他只是一闲置御史。 地位有别。 随即张苍摇了摇头。 他基本知晓是什么情况,胡毋敬来见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背后的殿下’。 他吩咐道:“快去将胡奉常请进来。” “诺。”小吏应诺一声,面带兴奋的前去传话了。 眼下都有九卿前来找张苍御史,这岂非不更加说明了张苍御史在殿下心中的地位?他们同样也是与有荣焉。 很快。 胡毋敬就被请到了大厅。 张苍早已恭候在了大堂,拱手道:“下官张苍见过胡奉常。” 胡毋敬笑着点点头,对张苍的态度很是满意,他抬头打量了一下张苍的官署,笑着道:“你这官署清净典雅,笔墨飘香,不失风华,张御史腹中才气可见一斑。” 张苍拱手道:“胡奉常客气了。” “胡奉常当年所著的《博学》,才是当得起满腹经纶。” “也一直为世人称道。” “张苍之才腹不及胡奉常十分之一。” 胡毋敬并未跟张苍过多的互相吹捧,也并未入座,就这么打量起了张苍。 张苍面色肃然。 张苍这段时间不显山不露水。 在朝中近乎是个透明人,也基本很少发表看法。 但胡毋敬却是清楚,这人很得殿下器重,过去不少要事重事,殿下都会优先考虑张苍,只不过随着殿下越发得势,此人反倒越发内敛了。 大智若愚,大抵如此。 但他胡毋敬可不会小看张苍。 张苍乃荀子高徒,跟现任丞相李斯为师兄弟,虽然两者很少走动,也很少提及过往,但私下的这些事,早就为朝臣探查的一清二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