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扶苏一怔。 他在脑海想了想,似乎并没有提过。 嵇恒的重点只有一个。 固本。 民生虽也曾提过,但提的很简略,并未真的切实说过,要去真正的解决。 扶苏垂下头,低声道:“嵇先生未曾说过。” “你可知是为何?”嬴政道。 扶苏摇头。 嬴政淡漠道:“天下事务很多,就算是朕,也不能面面俱到。” “当初淳于越在宫中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国无辅拂,何以相救哉!’这句话朕很早就听说了,但朕却始终不闻不问。” “道理是一样的。” “而这也是天下的治国方略。” “无论任何言论,只要不写进奏章,不说在庙堂,那便永远的当没听说过,永远的不据以论事。” “天下政事之多之杂之繁,就如天上辰星,数不胜数,就算朕再大公至明,再躬操政事,再起居无度又永无歇息,也永远处理不完的,天下真正需要处理的事情,便是写进奏章里的政事,也只有这些。” “因为只有这些事是迫在眉睫的。” “至于其他的,你处理不过来的,也处理不完的。” “尤其是民生。” “民生二字涉及民众生计生活。” “岂是轻易能动的?” “这个道理满朝大臣都知道,所以地方很多事情,朝廷官员当真不知情吗?” “非也。” “他们知情。” “而且比你想象知道的还多。” “但他们却无一人说出来,原因何在?” “便在于民生相关,牵涉的人数太众,只要有一个不慎,对天下的影响,就不是一人两人能解决、能承担的,若是因处理不当,而激起地方更大的怨念恨意,到时只会适得其反。” “民生重要吗?” “重要。” “但同样也不重要。” “民生重要的是涉及到两三千万人,不重要同样是因为有两三千万人。” “朝廷除了大政相关,朝臣呈上来的奏疏。” “都是救急!!!” “朝廷也只能做到救急。” “至于你所谓的改善民生相关,根本不是眼下朝廷需考虑的,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更没有那么多的心力去解决,只要地方还能够维持,那便说明大秦现行的体制是正确的。” “是不需改变的。” “至于后续需不需要改变。” “那取决于朝廷当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当时民生的考量。” “此外。” “朝廷对民生相关的,只有在抉择大政时做一定的偏移,但也仅此而已。” 闻言。 扶苏脸色发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