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看你慌不慌?-《镇北王》
            
            
            
                
    第(1/3)页
    既然提供便利的参考条件和显示重用之心都无法让其改变本意,那只能用此激进办法。
    关宁曾经就有预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而便提前让地方官府统计名额。
    江淮一带不止经济发达,教化在全国范围也名列前茅。
    学堂书院建设充盈,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读书就有学籍。
    这跟前世有相同之处。
    在学堂书院都有记录,所以统计起来倒并不费事。
    各自所属管辖之地都很清楚,叫唤着罢考的,也就是那些人。
    像那些寒门出身的就不会参和进来,先期报名的大多都是贫苦出身。
    那些未报名,不报考的,都是为了自身或背后利益而抗议。
    说是无差别打击,实际上也并非如此,还有相应的办法,后期也会根据名单一一对应查辨,若存有误判,还会解禁。
    关宁深知惩处之严重,若真有被误伤,恐怕上吊的心都有……
    像上京城或其他地方,考生们都被各种优越条件冲昏了头脑,哪还会罢考。
    这是第一次真正实行。
    州衙立即发出通告,并立即派人快马加鞭通知到下属府县,及其余六州。
    必须要严格执行此令,谁有怠慢,绝不轻饶!
    关宁外出,当然不是自己来的。
    他还带了一批官员。
    这些人将作为钦差督办,并还有锦衣卫随行负责监督。
    先保证地方上不会大打折扣。
    这边曾为了推行新政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宣传班子,做这种公告之事,倒是极为擅长,因而很快便传播开来。
    尤其是陛下御令,自带话题度,很快就大肆传开,并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这样做。
    “昏招,简直就是昏招!”
    在淮河畔的一个凉亭内。几个读书人在此热议,并怒骂不止。
    “陛下亲至,我还以为有什么解决良策,现在看来竟是如此,实在让人失望至极啊!”
    有一个二十多岁,面相俊郎的年轻人不屑的说道。
    此人名为曾天华,是临安稷山书院学子,颇具才名。
    他们私下也曾议论过朝廷对于此事的处理,却没想到如此简单粗暴,且没有水平。
    是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