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将罢考进行到底-《镇北王》
            
            
            
                
    第(2/3)页
    同一个题目,换一种问法,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
    关宁找来不少文学大儒参与进来,组成一个庞大的出题团队。
    当他出了第一份,定立了标准以后,就已经让他们明白关宁的用意。
    关宁也给了地方出题的权利。
    他们可依据地方实情,出一个策论题。
    策论是古代科考的精髓及核心所在,凭借一篇精彩策论被直接录取的例子很多,关宁自然不会取缔。
    在他的安排下,这个庞大的机构在快速运转,为新朝第一次恩科而做准备。
    虽然已改为了国考。
    但人们显然还不适应这个新称呼,依旧称之为恩科。
    是的!
    这确实是恩科!
    前所未有的恩科!
    朝廷还未正式公布,但民间对于此事的议论始终不减,并越演越烈!
    各州主官已经离京,显然他们已经得到授意,恩科就要开始了。
    已有小道消息传出。
    此次恩科会有很大变革,具体详情还待公布,可能在下一期报纸就会刊登。
    虽未正式开始,但一股罢考风潮已经开始弥漫。
    这些读书人们早已经等不及,或者说,他们已经积蓄太久了!
    从陛下即位,新朝建立以来。
    元武帝似乎从未停止过对读书人及清流生员的处置,曾发生过多次残杀之事。
    直到官绅一体纳粮将矛盾推向了高潮!
    从未见过这样的皇帝,不重人才反迫害。
    现在就让你尝尝恶果。
    罢考!
    是他们最后的手段,也是最厉害的武器,在此逼迫之下,陛下一定会妥协。
    我们读书人的利益不能侵害。
    “不管是有什么变革,我都不会参加恩科!”
    一个模样俊郎,肤色略的青年淡然开口。
    “黄兄在前朝可是贡士吧,若非出现变故,恐怕都已经通过殿试成了进士,现今可是前途无量啊!”
    在这个青年话音落下,立即引起一片追捧之声。
    黄俊郎,前朝贡士,而且还是会元。
    那年取仕二百九十八名,他是第一名!
    这可是相当牛逼的存在,并且极具盛名。
    他也很聪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