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直接上脑机??-《大国科技》
            
            
            
                
    第(3/3)页
    比如,按照直觉的操作,一次跳跃只需要曲腿后展开就行,但是在重载状态下,这具外骨骼还多了一个蓄能过程,这也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他没法在跑动过程中跳跃。
    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严重限制战术动作的多样性了。
    使用了一圈之后,叶舟基本总结出了这具机甲存在的问题。
    动作延迟长、蓄能过程长、灵活性仍然不足。
    所以,这才是真正导致了“卸下外骨骼之后就不会走路的原因”,而不是陈昊之前判断的“动作力量反馈差异”。
    叶舟走回靶场边缘,一边卸下外骨骼一边对等在一边的陈昊说道:
    “我今天验证了一句伟人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啥意思?”
    “你自己过来穿上走一圈就知道了,这具外骨骼的根本原因不是助力系统,而是力反馈系统。”
    “从力反馈到助力,目前我们用的还是单纯的物理传导,就跟玩三人一板一样,后面的人要先感受到你抬腿的力,才能同步地抬腿。”
    “这个过程的延迟越长,操作逻辑与正常状态下的运动逻辑差异就越大,最后的结果就是,卸了甲,就不会走路了。”
    听到叶舟的话,一旁的指挥员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问题!我们的战士反馈的也主要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他的脸上流露出惊喜的神色,虽然不知道今天来的这个叫叶舟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但从对方的表现来看,大概率是外骨骼领域的大佬,专门派过来解决问题的。
    想到这里,他紧跟着问道:
    “叶总,这个问题有办法解决吗?”
    叶舟沉思了片刻,开口回答道:
    “我真的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具体的技术细节上提不出太多的建议,但是,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
    “第一个,走人工智能路线,通过中央处理器记录使用者的运动习惯,将单一肌肉和肌肉群的运动状态做成模型,通过不断地数据采集和机器学习,最终做到由人工智能基于前置肌肉群的运动预判使用者的下一步动作。”
    “这种逻辑就相当于武术里说的,看人出招不要看手,要看肩,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这种人工智能要求的技术水平太高了,我估计短期内很难实现。”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虽然看起来很玄幻,但是已经基本实现应用、而且据说用着还不错的想法。”
    “你说!”
    指挥员紧紧盯着叶舟,像是生怕他跑了似的。
    叶舟咳嗽了一声,开口说道:
    “搞神经控制系统,直接跳过力反馈,用神经电信号同步控制机械外骨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