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此事,与儿臣无关-《大明驸马爷》
            
            
            
                
    第(1/3)页
    “父皇,此事绝对与儿臣无关!”
    太子朱标再度说道。
    “父皇,此事也绝对与儿臣无关!”
    燕王朱棣也连忙解释道。
    “那这牛城的本事还真是不小哇!”
    朱元璋轻叹一声,缓缓问道:“你们知道牛城囤制了多少细盐吗?”
    不待朱标两人回话,他接着说道:“据锦衣卫报,他囤制的细盐够我大明天下子民两月用盐,你们该知道这是怎么的一个恐怖数据。”
    “若是没有你们撑着,他牛城怎么可能办到的?”
    “而且,这细盐的品质比盐商贩卖的细盐好了数倍。如今贩卖的价格竟然比粗盐还低,这哪里是赚钱呐,他牛城是想把所有盐商打垮,是准备独吞盐务,其心可诛啊!”
    “父皇,您会不会对牛城有什么误解?”太子朱标抬起头,弱弱地问了一句。
    “误解?”朱元璋眉头一皱,反问道:“府内私藏传国玉玺,又有崇宁帮他讨封爵位,如今又以成本绝不低于百文一斤的细盐打压盐商粗盐的价格,你敢说他牛城没有私心?”
    “父皇,牛城只是驸马。”朱标忍不住提醒道。
    这驸马不能从政,你总不能让他连经商都不行吧?
    况且,牛城经商连锦衣卫都没查出违反大明律法的事情,那就说明他是正当经营。
    这驸马正常经商,你能治他什么罪?
    有私心就有罪吗?
    经商没有私心,难不成要做散财童子?
    即便做散财童子,他也得有财可散不是。
    “父皇,皇兄说的对,驸马经商自古有之,只要不违我大明法纪,自然无罪。”
    朱棣说到这里,望了朱标一眼,提醒道:“不过这私藏传国玉玺,可是该杀头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朱标瞥了朱棣一眼,坚定地说道:“父皇,三驸马可以捐献粮食、银两绝对是忠于我大明的。”
    “那驸马府是前朝王府改造,书房未曾动过,显然牛城也不知晓传国玉玺会藏在那书房中,这绝非牛城本意。”
    “还请父皇明鉴,莫让我大明忠义的三驸马,因为这般小事而治罪。”
    “传国玉玺都算是小事了?皇兄还真是胸怀广阔!”燕王朱棣冷笑道。
    他对牛城是没有什么敌意。
    无论牛城打压盐商,还是准备独霸盐道,只要这大明天下安稳就好。
    可传国玉玺事关重大,朱标一直保着牛城,让他心中感觉很是诧异。
    他甚至怀疑牛城就是在帮这位皇兄太子办事,可惜他没有证据。
    “是奸是忠早晚会显现出来,父皇可以多给牛城些时间。”朱标没有理会朱棣,只望向朱元璋说道。
    “好,那就给他些时间。”朱元璋沉思片刻,微微点了点头。
    牛城的诗词,他很喜欢。
    传国玉玺,他也很喜欢。
    两次捐献,讨文昌伯之位,他有些不喜,可终究不是牛城自己索要。
    他倒是对这个牛城颇有些好奇,莫名有那么一丝的好感。
    可这好感架不住太多的猜疑。
    朱元璋不喜欢猜疑,但凡让他猜疑的人,大多已魂归故里。
    这是身为帝王的铁血,也是为大明天下百姓的安宁。
    “行了,盐务的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朱元璋摆了摆手,起身说道:“朕出宫看看。”
    说完,朱元璋去更换便装准备出宫。
    朱棣则望向朱标问道:“皇兄,牛城真的不是在为你做事?”
    “这不是废话吗?我堂堂一个太子,用得着跟盐商打价格战?”朱标一时气急,望向朱棣甚至不爽。
    身为兄长,若不是他打不过朱棣,他绝对要让朱棣品味一下父皇的“家法”。
    所谓长兄如父,教训弟弟也是应该的。
    可惜他打不过朱棣,也不想闹出笑话。
    “哈哈哈……既然不是皇兄所为,那臣弟就放心了。”朱棣起身,接着笑道:“臣弟也该去封地看看了,这京都的糟心事,就交给皇兄了。”
    说完,朱棣大步向外走去。
    ……
    驸马府。
    老管家守在门旁,如往日一般垂钓着。
    杏仁、红枣仍在忙碌收拾着一个个房间。
    驸马府不大,但也绝对不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