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偷食香火-《涅槃大道》


    第(1/3)页

    牛坨山山顶,庙宇林立,看上去不下千百座。

    圣十玄直奔居中的那座大殿而去。

    因为此殿之内供奉着纳伦德拉莫迪塑像。

    施教之流,皆有真身塑像供奉,为的就是汲取人间烟火。

    而人间烟火又是施教者的修炼源泉,也就是说,信徒越多,施教者受益越多,无论是修为还信仰之力,都可达到极高的程度。

    一概如释迦摩尼佛、弥勒佛等等。

    眼下,纳伦德拉莫迪即是如此。

    但是当圣十玄入殿之后,才发觉纳伦德拉莫迪非常可怜。

    因为后者塑像体内的烟火不足百升。

    这在圣十玄眼中那可是非常少的。

    要知道,他曾见过的烟火都是以百万千万来计的。

    更有甚者,像释迦摩尼等都是以亿来衡量。

    “唉!如此数量信徒,你还修个屁啊!”

    圣十玄看罢,心里暗暗叹息。

    如此,真不如圆寂转世,再寻个无佛之地从头修炼呢。

    圣十玄左手一招,将塑像体内的香火摄出,浓缩于三寸之大,开始在掌心细细把玩起来。

    香火,色如奶汁,暗含信仰之力,其实质与元神力差不多。

    差别在于,前者为他人奉献,后者为本尊原有。

    在修道界中,曾经为五教鼎立,而如今却只有人教和佛教当盛,阐教、截教和西方教早已式微。

    而就前二者而言,世俗之念又截然不同。

    人教认为,今世修炼,今世成仙,仙逝即为羽化飞升,顺天意得道成仙,是为今世悟得大道,修成仙道。

    此门遵守的是乱世下山救世,盛世遁隐,即所谓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之本。

    其所修炼之法,处世之道,更近与道。

    佛教与人教相反。

    佛教认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不必执着于今世,高僧去世谓圆寂,佛陀去世谓涅槃,皆为圆满结束今世的旅程。

    此门遵守着“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法。

    其所修只看个人,不看尘世,救世的方式是了解俗世一切烦恼和执着,就算所谓的超度他人也是为自己的“业”而为,求的是业报。

    因此,才有乱世之中,佛门弟子不可见;盛世之时,佛门兴旺之说。

    圣十玄看着手中香火,足足有半个时辰,连连感叹。

    “难怪世俗常言‘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呢,果然不假。”

    他摇摇头,抬手将左掌中的香火吞入腹中。

    片刻间,种种声音回荡在他的耳边。

    这些都是供奉香火者的心声。

    他闭上双目,静静聆听着。

    三个时辰之后,他睁开双眼,点点头。

    从刚才那些香火之念上,他听到许多民间的疾苦,这些传递者都是凡尘中最底层的人,其所言,皆为一种期盼。

    作为这些凡尘俗子而言,他们无法躲避这一世的轮回,只能默默忍受和艰辛生活,信仰也便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和寄托。

    圣十玄听罢之后,心里是异常的沉重。

    “既然受之人香火,又为何不为他人排忧解难呢!”

    他为供奉香火者之不平而鸣。

    那么,所有的供奉香火者都被怠慢吗?

    也不是。

    受理的只是极少数。

    也就是说,纳伦德拉莫迪仅仅是关注到少数个体的疾苦,而其他多数都被忽略。

    “畸轻畸重,随心所欲,做不到人人平等。”

    这在圣十玄眼中就是不公。

    一念间,数万道身影出现在圣十玄身后,紧接着,这些身影遁身而去。

    既然他受人香火,他就要为后者解忧,此为行道之本。

    半炷香之后,他的数万个分身全部归位。

    他扫看一眼正殿前纳伦德拉莫迪的塑像,右手食指一弹,一点真火将后者化为灰尘。

    “本尊不在,留你也是个妖。”圣十玄看着空空的灵台暗道。

    纳伦德拉莫迪已经形神俱灭,其塑像若是再受香火,难保他日不为妖。

    做完这些后,他这才将灵台底部的那只琉璃钵摄到眼前。

    琉璃钵三寸大小,实为一件上品神器。

    圣十玄右手食指一点,破掉神器外层的隐形法阵。

    但见琉璃钵之内,一个淡淡的身影漂浮在酒中。

    看到这道身影,圣十玄心神一震,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蛋蛋!”

    他一声低呼。

    酒中浸泡之人,正是他要寻找的蛋蛋。

    “你们都得死!”

    猛然间,一声咆哮从圣十玄嘴中传出。

    此声刚一乍起,大殿屋顶和四壁瞬间被掀翻得无影无踪,与此同时,强大的气息席卷方圆数万里。

    顷刻之间,牛坨山上的所有庙宇殿阁皆被一扫而空,只留下光秃秃的山体。

    半炷香后,一个黄袍老僧带领着一众向他急速飞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