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鲁王宝藏-《海上升明帝》
            
            
            
                
    第(3/3)页
    鲁王府挺大,是一座王城,各地的王府其实都是统一制式,只是地方贫富不同,最后修的略有些不同。
    阮大铖建议把兖州府升格一下,比如嘉靖皇帝在藩时的湖广钟祥,后来便叫承天府,设兴都留守司。
    “此乃陛下龙兴之地,可叫龙兴府。”
    “亦或叫升龙府,龙升之地。”
    朱元章称帝之后,就把老家凤阳设为中都。
    不过朱以海对这个倒不是太感兴趣,兖州虽然是上古九州之一,但到此时,早已旁落,不论是交通还是经济等,都不再那么重要。
    “兖州这个名字就挺好的,没必要改来改去,论经济和交通,兖州也早不如旁边的济宁或徐州。”
    朱以海不仅没升兖州,最后还把兖州拆分了。
    黄河故道以东,运河以西,新黄河道以南那块地,新设一个曹州府,其东南的费县、沂州等,拆分出去设沂州府,北面的东平州等,划给新设的泰安府,新河道以北的寿张、阳谷、朝城、范县等划给东昌府。
    西南以微山湖,运河为界,西面归新划入山东的徐州府。
    仅是原属徐州的湖东夏镇,倒是划给了兖州。
    兖州府缩小了一半。
    “陛下,大捷!”
    朱以海带着两位皇子,在原来居住的院子里寻找着回忆,兵部尚书沉犹如赶来报捷,满脸喜悦。
    “大捷,颍州已经拿下,斩虏万级,俘虏万余,我军伤亡不过数百。”
    听说俘虏了上万,朱以海还有些意外,郑遵谦这位主帅,行事可是有几分激进的,这次居然能够留下上万俘虏。
    “当记郑都督一大功!”
    “郑都督已经率得胜之师赶赴南阳,如今是陈总督在颍州善后。”
    “南阳,”朱以海念了几句,“有关中的情报了吗,吴三桂有没有出兵?”
    “还没收到关中军情,不过就算吴三桂出陕,陛下也不必担忧。”
    “还是小心谨慎一些,快马传旨郑遵谦,让他小心谨慎,不要轻敌冒进,就算吴三桂急援南阳也不要紧,我们必须得稳,得提防他们鱼死网破兵行险着,”
    如今明军御营装备确实越来越好,士气也高,但打仗这东西又没有什么绝对,就算当年李自成等还只是不成气候的流寇时,也一样是重创过朝廷精锐官军的。
    阴沟里翻船的事情很多。
    越急越容易出事。
    “让他先在驻马店休整,不要急着进入南阳盆地,朕正在带兵往洛阳赶,到时朕领兵南下,屯汝州的鲁山,我们两路兵马组成钳形攻势,进可攻退可守。”
    清廷若是仍然不拼,那朱以海自然是可以一路扫荡过去。
    可如果清廷打算全力拼一把,甚至能调动吴三桂出关来援,那朱以海反倒不急着去南阳了。
    两支军团靠拢,加上南面李赤心朱胜利金声桓诸部牵制,朱以海完全立于不败之地,吴三桂虽强,可他的兵缺粮少械的,若敢弃坚城来野战,朱以海还巴不得呢。
    这已经不是几年前起兵之初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