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流言蜚语-《长安卿》
            
            
            
                
    第(3/3)页
    “行得快些,早些赶过去。”
    听到杨延的话,溪谷自然知道自家太子是担心太子妃一人难以应付今日的大场面,当即应声笑了。
    说话间,杨延已然入了轿,却是一眼看到轿内座位上正躺着一副卷轴。
    “起轿——”
    听到溪谷声起,杨延意外地安坐下去,将那副卷轴的系绳松开,一点一点将其展开。
    就在卷上人一点一点浮于眼前时,杨延微微蹙眉间,便看到画卷美人旁题了一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就在杨延看着这饱含深情的诗句隐隐思索间,一张薄薄纸条正好自画间飞落了出来,幽幽躺在了脚下。
    当杨延探手将纸条展开手中,顿时目光大震,几乎不可置信般连手都有些紧张地颤抖。
    “欲知太子妃与渤海郡王旧事,午时于梨园藏书阁一探。”
    这一刻,杨延蓦然想起来,眼前这熟悉的字迹,分明是曾经的渤海郡王陈之砚的。
    这般潇洒不失风骨的字,只一眼他便记于心,绝不会认错。
    一想到此,再看画上人,眉目虽不曾画,却又是何曾熟悉。
    难道——
    杨延心底颤动间,不由恍惚起来。
    是的,他深知此事不论真假,若就此被公之于众,都会对宝缨造成莫大的伤害。
    即使当朝再如何开放,此事也势必会引起诸多非议,流言蜚语如风刀霜剑一般,是足以诛杀人心的。
    念及此,杨延当即脱口道:“溪谷,几时了?”
    “回殿下,不到半个时辰就得午时了。”
    此话一出,杨延瞳孔紧缩,当即出声催促道:“快,再快些,马上赶去梨园,要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