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不跟洪水硬碰硬,我们要借力打力!” “用这股湍急的水流,去冲刷下游淤积的泥沙!” “上游的河道我们帮它收窄,下游的河道,就让洪水自己去拓宽!” “这叫,以工代赈,以水治水!” 轰! 李淳风呆呆地看着舆图,又看看程处辉,整个人都僵住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治水了。 这是在驯服黄河! 是给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重新规划一条千年不变的道路!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脸颊因为过度激动而涨得通红。 “天才!” “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李淳风指着程处辉,手指都在颤抖。 “王爷,不,您……您这一策,若能功成,或可保黄河千年无患!”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看向程处辉的眼神,已经从好奇变成了狂热的崇拜。 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与天地同力,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刚刚完成的杰作。 那份未来七日的天气预报。 在如此宏伟的计划面前,它不再是一份简单的预测,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环! 水泥的浇筑,必须在晴天进行。 什么时候起风,什么时候下雨,都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一瞬间,李淳风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躬到底,声音洪亮。 “王爷!” “监测天气,确保信息及时传达的重任,请务必交给贫道!” 太极殿。 一份来自黄河前线的奏折,此刻正在大唐的权力中枢悄然传递。 第一个看到它的是右相房玄龄。 他素来沉稳的脸上,眉毛不受控制地挑了一下。 接着是太子老师高士廉。 他看完后,下意识地扶了扶头上的官帽,仿佛被里面的内容惊得有些头晕。 奏折在文武百官手中飞速流转。 大殿内原本的肃静被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所取代。 当奏折传到工部尚书郑善果手中时,异变陡生。 郑善果那张保养得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荒唐!” “简直是荒谬绝伦!” “陛下!” 郑善果一步跨出,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悲声泣告。 “臣,工部尚书郑善果,弹劾云南王程处辉!” “此子妖言惑众,其心可诛!” “他这所谓的治水之策,根本不是治水,而是要水淹洛阳,祸乱荥阳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