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程处辉。 你们父子俩,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一个在朝堂上天天给我添堵,一个在战场上处处跟我作对。 真以为我侯君集是泥捏的吗?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悄悄对身后的心腹副将递了个眼色,那副将立刻心领神会,微微躬身,凑了过来。 侯君集嘴唇微动,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吩咐着。 “去,派人到李道宗将军的军中,把今天大帐里发生的事情,好好‘说道说道’。” 他特意在“说道说道”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就说,云南王殿下年少有为,不忍我等老将辛苦。” “主动请缨,要以五百骑兵,为我大军扫平西逃之路。” “记住,要说得情真意切,让弟兄们都感受到云南王殿下的‘良苦用心’。” 副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阴狠。 “将军放心,末将明白。” 侯君集挥了挥手,副将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他嘴边泛起一丝冷笑。 李靖的主力大军要绕远路,这是既定的方略。 真正能最快抵达战场的,只有他和李道宗的两路兵马。 程处辉这小子,带着五百人去抄后路,看似是奇兵,在他看来,不过是想抢头功的愚蠢行为。 只要把“抢功”这个名头给他坐实了,再把他“视军国大事为儿戏”的形象散播出去。 李道宗是什么人? 皇亲国戚,李世民的堂弟,治军严谨到近乎刻板。 他最恨的就是这种不守规矩、自作主张的将领。 到时候,都不用我出手。 李道宗的唾沫星子都能把这小子淹死。 至于军令状? 呵呵。 吐谷浑就算再不济,也不是五百人能拦住的。 你就等着军法从事吧,程处辉。 …… 与此同时,鄯州城外,积石道行军大营。 李道宗身着一身明光铠,正巡视着营中的粮秣储备。 “这批草料是什么时候运到的?” “回将军,是昨日傍晚。” “检查过了吗?有没有受潮发霉?” “都检查过了,绝对没有问题!” 李道宗点点头,伸手抓起一把豆料,放在鼻尖嗅了嗅,又在手心捻了捻,确认无误后才放下。 他治军,向来如此,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正当他准备前往下一处粮仓时,一阵压低了声音的议论,断断续续地飘入他的耳朵。 “听说了吗?中军大帐那边,云南王殿下跟侯总管打赌了。” “什么云南王,不就是个驸马爷吗?听说才十七八岁,毛都没长齐呢。” “嘘!小声点!人家现在可是亲王,正儿八经的藩王,跟咱们可不是一个层次的。” “藩王怎么了?藩王就能拿国事开玩笑?” “带五百人就想去堵吐谷浑的后路,这不是抢功是什么?这不是胡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