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不是神! 怎么可能一出山,就能算无遗漏? 这其中,离不开常吉这个老将的帮忙。 “徐大人说笑了。”常吉小心翼翼的接过茶盏,将其放在了左近的茶几上,然后道:“常某只是查漏补缺,不敢贪功……,我也只是侥幸比徐大人痴长了几岁,多学了几年的兵法,在边境历练过……” “倘若大人和常某年龄一样,天下定会不战而偃兵,再无战事。” 他说这话半真半假,一半真的,一半属于恭维之词。 这些日子以来,徐行找他学过兵法……,他本就有心“巴结”徐行,也是回报徐行的救命之恩,所以教兵法的时候,没有私藏一手。 学会了兵法,不等于就学会了作战。 没有敝帚自珍的必要。 然而—— 在最近的一系列作战中,他却见识到了徐行的恐怖之处。或许在一些实战问题上徐行尚显得有些稚嫩,然而在大略上,徐行不说碾压他,但初学兵法的徐行,已然比他高了一线有余……。 “常将军。” “在天牢的时候,你我就已经定计。我徐行……只是一寒门士子,侥幸登得龙门,入太仆寺为官,谈不上有什么经天纬地的才华。” 徐行起身,慢步走至营中。 他负着左手,盯紧了常吉的面容道:“所以,你我合力骗了陆小猴、鬼一手、坤天王,乃至整个四明山,我贪常将军之功,不知常将军……心中可有什么埋怨之处?” 从逃天牢、用计出神京……。 他虽然智计不错,可这都是仰望他多读了几本书,又在朝廷当过官,深知朝廷各个部门的运转,以及背地里的腐朽,故此……无往而不利。 但后面入了四明山,他提出的三条毒计、四明山今后的大略、撤退虎魄川的决定等等,背后都少不了常吉的影子,离不开常吉的出谋划策。 一句话,商量着来。 有常吉这个宿将在,徐行可不会妄自尊大。 纵然这些计谋,他占了大头的功劳,可……不管怎么算,他对常吉都有贪功之嫌。 “徐大人……” 常吉露出苦笑,“这些事咱们在天牢都商量好了。常某乃是叛将,四明山定然不会重用我,倘若没徐大人帮助,常某能否出天牢还是未知之数。至于后面的贪功?” 他摇了摇头,“心里是有埋怨过。但名将易求,良主难遇。没徐大人,常某如今在天牢估计还在等死……,常某对自己看的清,只是在打仗上有一手,论及到内政之事,就远远不如徐大人了。” 徐行在四明山寨的革弊,不仅三大天王看到了,他亦深深有过体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