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 我也能保你周全-《我有一柄摄魂幡》
第(1/3)页
只见得随着暗魔方才淡去之处,颍川先生袖中文气忽然一荡,缓缓升起。
那文气初如墨烟袅袅,渐凝成一尺许高的儒冠小人,衣袍大袖,通体由墨线与字迹勾勒,宛若书卷中跃出的灵影。
就见这小人从颍川先生藏身处出来之后,直接迈步虚空,竟不似凡人踏地,反倒宛若笔锋落纸一般,融入天地理脉。
一时间哪怕风声触及他周身,也都化作无声字句,镌于足迹。好似虚空中批注一现,旋即隐没无形。
原来此乃儒家分身之术,异于道门以气成形、佛门以念化相。儒者寄形于“理”,毕竟天地自有轨则,如同经卷批注,久而凝就,自成一界。
此法凡俗难窥,暗魔所察也不过形迹与气机,唯有通儒道者,方知此一脉潜行其间。
故此颍川先生所化的小人,正是寄身于这“文理之界”的文气。因此,小人看似在岩壁缝隙间跳跃,实则行走于理脉之中。
一时间,随着风声触之,立刻化作无声的字句,那感觉,就像天地正在批改自身一般。
然而颍川先生方才催动此术,突然间,忽见得原来暗魔所立之处,虚空骤然一抖,竟又有一道暗影簌然浮现。
那暗魔与先前无异,幽冷的目光一扫四周,似欲洞悉一切窥伺之迹。这一次,它气息更凝实,暗影中血纹隐现,透着阴寒杀机。
千云生远远凝望,心底一沉,原来方才那第一个暗魔,不过是其放出的分身障眼之法,专为钓出暗中窥伺之人。此等手段,看似简单,却恰恰最为实用。
不过颍川先生既然敢于出手跟踪暗魔,自然是对于自家的分身极有信心。毕竟他的分身,就犹如经卷边的旁注一般,独立孑然,天成地合,自然不虞被发现。
故此暗魔目光扫过,哪怕是他,也未曾觉察其中古怪。这才冷哼一声,见四野果真无动静,终于身影一闪,彻底没了声息。
而千云生眼见颍川先生以分身远远吊住暗魔,心头微微一动,旋即朝海兰珠点了点头。
海兰珠心下了然,她纤手霎时一抬,衣袖轻轻一拂,整个人宛若一抹碧光般悄然沉入虚空之下。
她的身形并不急遁,而是如深潭之水缓缓渗流,踪迹逐寸湮没无形。待人再凝神细察时,四下不过是些许风沙起伏,似乎从未有人影经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