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龙兴元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时一脸坦然,“其实要不了三个亿,几千万就够,算找炎黄集团借行不行? 我之前收购了一些原来军转民的老厂放在上市公司的内部,都是自行车厂、摩托车厂、灭火器厂、冰箱厂这些三产厂。 我想现在以强化主业的由头,给剥离出去,然后让以前的下岗工人重新进这些三产厂,给他们找口饭吃。 只要有笔启动资金就行了,他们的技术养得活他们。” 卿云叹了口气,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这确实是个思路,秦川集团可以集中主业,而那些剥离出去的三产厂又可以吸纳下岗人员,挺好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龙董事长,恕我直言,以您的身份,不应该来做这些事,会被人诟病的。 这并不应该是您个人的责任,也不应该是秦川集团的责任。” 此时的主基调,是鼓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通过进入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实现了再就业,而不是回到国有企业。 卿云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国家对国企关停并转去的政策,是国家提倡‘国企不再是铁饭碗’的观念体现。” 云帝的话音落下,他自己也不禁感到了一丝讽刺的幽默。 他摇了摇头,轻笑了一声,“说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了。感觉我这个角色,似乎更适合和您龙董事长互换一下。” 龙兴元听了卿云的话,脸上的表情复杂,既有无奈的苦笑,也有深刻的反思。 他知道卿云说的都是事实,但他心中的那份责任感和对这些工人的愧疚感,让他难以置身事外。 “小卿总,您可能不太了解我的感受,”龙兴元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这些人,他们不仅仅是下岗职工,他们是我的乡亲,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是我亲手把他们从厂里带出来的同事。他们的苦,我感同身受。” 卿云看着龙兴元,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理解。 他知道,龙兴元的心情并非简单的责任或义务,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纠葛和道德负担。 “我明白,龙董事长,”卿云认真地回应, “但您也要明白,变革总会有牺牲,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减轻这些牺牲带来的痛苦,而不是试图承担起所有的责任。” 龙兴元沉默了,他知道卿云的话有道理,但他的内心依然难以平静。 “牺牲?必然?哈哈哈哈!” 龙兴元突然癫狂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那笑声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慨。 “凭什么!”他怒吼着,情绪激动,“凭什么变革的牺牲要由这些无辜的工人来承担?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就换来这样的结果?这公平吗?” “下岗、自谋职业、停薪留职、待分配、厂内待业、放长假、‘两不找’、减员增效、砸三铁、分流…… 小卿总,这些名词你听说过吗?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我就想问问,为何为改制变革付出代价下岗的不是仆人而是所谓的主人呢? 究竟谁该为企业效益不佳负责?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产结构不合理、政企不分、人浮于事的责任首先是机关,其次是企业管理人员! 然而这些问题的板子却打在职工身上,让他们当替罪羊和牺牲品!” 他的声音在空荡的街道里回荡着,没有人,只有风停了下来,默默地听着龙兴元的控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