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向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现在能和古代比吗?!” 他当然知道这半句诗的来历,说的就是在锦城推开窗就能看见贡嘎雪山。 但这小王八蛋也不看看现在的空气质量! 这是2003年,不是唐代! 还雪山呢! 现在能看见的,只有蜀道山! 卿云也不说话,手指在文件上弹了弹,“这是愿景。” 陈向明翻了个白眼,“这是坑蒙拐骗!你也不想想,别人来了,看不见会怎么说?” 他觉得,这品牌定位,好是好,朗朗上口的,但是脱离现实。 卿云闻言摇了摇头,“叔,要不伱打电话问问气象,在锦城的观山季,全年有多少天能看见雪山。” 陈向明偏着头一脸困惑的看着他,“啥玩意儿?观山季?” 卿云嘿嘿笑着,“叔,不知道了吧?嘿嘿,从上个世纪80年代,锦城气象部门就在统计这个数据,从80年代的全年40多次,到01年的18次,逐年下降。” 他表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而偏偏,他有。 石室中学的校外实践,又不只是出去玩的,博物馆、气象站他们都去过。 陈向明嘶了一声,眼睛眨巴眨巴的,而后掐灭了烟,走到窗边摸出了手机。 “老侯啊,有这么一个事,你们那……” 不是不信卿云,而是这种事情必须落实。 半晌,陈向明走回来一脸笑意的将手机放在了茶几上,“算你小子说对了。” 既然有,那就好说了。 不过…… 陈向明接着叹了口气,看向了卿云手里的规划,苦笑了一声,“你老实说,叔写的,在你眼里是不是太保守了点?” 既然要提出这个口号,那么保守估计这个‘观山日’要提高到50天以上的水平。 这是大气治理的要求,也是对产业快速转型的要求。 卿云闻言不客气的点了点头,“我理解你们的想法,稳步转型。” 说完这句话他连连摇头,“叔,但是,时不我待!” 这份规划的原则性描述,非常契合他的发展,但是最关键的行动步骤上面…… 云帝想说,特么的还不如前世那份那么大胆! 他上次就知道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这个历史搅屎棍的出现。 因为他重生后的意外卷入,大感冒提前了半个月在锦城拉向了警报,较前世得到了更为妥善的控制,持续时间并不长,不像前世对锦城经济产生了极其重大的不利影响。 而他蚂蚁吞象完成了TOP集团的收购,客观上也盘活了锦城当初的烂账,让城市不至于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困境。 产业园的激活,新兴的炎黄集团犹如再造一个厚朴,使得锦城地方主观上没有了前世那种深刻的穷则思变的动力。 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来之前他便想好了对策。 面对陈向明的犹豫,卿云果断开口,“叔,渝都可是铆足了劲想要超越锦城的,你想想看,如果锦城不拼命往前跑,会是什么情况?” 陈向明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本想劝卿云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的。 “您看看现在的禅城和莞城,因为鹏城的存在,他们的发展速度在粤东省排名最后。 锦城和渝都,两地直线距离270公里,开车不过4个小时。这本身就是不是你虹吸我,就是我虹吸你的局面。 一旦锦城在这个发展的长跑里掉了队,下场比任何城市都惨!” 云帝趁热打铁的说着。 没法子,能让锦城人激动起来的事情不多。 有两件和渝都相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