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选人的时候有好几个,顾明棠就直接敲定了老赵。 不是说看着以前的情面什么的,这人脑子很活,开发区是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再有一点,老赵不显山不漏水,但他人脉很广。 后期还要拉投资,人脉很重要。 这是北荒第一个开发区,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为了顺利进行,对于被占用的住宅耕地都给予了最优惠的补偿。 城市发展,县城周边的早晚都要住进楼房里。 但能不占耕地尽量不占,然后在开发区建一座新城,新城虽然不像岭西大队独门独栋大瓦房,不过楼高四层,会在楼下规划每家的菜园用地,然后全部转为城镇户口。 这个是双向选择,实在不同意的,可以将他们打散去往各个村镇。 北荒耕地面积大人家少,和南方不一样,一个大村子住的也是稀稀落落的,但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是南方某些村落的几十倍。 这个是南方比不了的。 在分配的时候就轻松了许多,你想要城镇户口就放弃耕地,马上给你办农转非,你没有耕地了,那没关系,给你安排工作,这么多厂子呢,这些人都是优先安排的,而且未来还会成立几个厂子。 现在的沈从文去省里开会和人吐槽说人员不够用,有时都招不到工人,可将其他县市的人气坏了。 他们的情况是待业青年开始扎堆,因为这时候是大量知青开始返程的高峰期。 当年这些知情为什么上山下乡,就是因为城里已经提供不了给他们工作,然 后这些人初中毕业之后就无所事事,而且那时候不让做生意,所以是个大难题,那么就将他们都放到农村里去。 这一批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如今陆续的在回城,毕竟也是有这个政策的,可是回来干什么,能自寻出路的还好,不能自寻出路的,就天天去找有关部门。 但是现在的厂子有的都开不出工资来,人员冗杂,都想减员呢,怎么可能进工人? 所以说这话的沈从文差点没被群殴。 但沈从文还挺委屈呢,因为他说的是实话,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开发区,即便是占用了农田耕地甚至宅基地,解决起来也非常轻松,让你有住的地方,让你有工厂可以上班,你还想怎么样呢? 而且并不强迫你,如果就喜欢在农村种地也可以呀,你依然保留你的农业户口,然后拆散打到那些人口少的村子里。 渠临市现在发展的非常快,就算有的小村落修不起水泥路,但黄沙路也是非常平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