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下一个死的是谁-《侯府小哑女》
            
            
            
                
    第(2/3)页
    绣衣卫甲应道:“行,就把你交给南军。你是生是死,都和我等无关。”
    活人被拖了出来,他的腿被压断了,难怪出不来。
    附近就有南军,两个绣衣卫抬着他,亲手交给了南军。
    活人到了南军手中,见到了一位校尉,开口就说道:“我要见公子逸,我有要紧事情禀报。”
    “你是谁?”
    “我是公子逸的人,奉命办差,结果技不如人,受了伤,被误当做王府侍卫。”
    “等着吧!公子一大早就去了皇宫,到现在还没回来!”
    ……
    金銮殿上,早朝已经持续了三个时辰,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文臣们正在慷慨激扬。
    从一开始抨击皇帝未经商量,肆意诛杀宗室王爷。
    到后来开始谏言皇帝趁机收回各地诸侯王的封地,赋税,兵权。
    将所有诸侯王圈禁在京城,无旨不得出京。
    一切用度,自有户部和少府承担。
    收回封地,由朝廷派遣官员治理,意味着朝廷可以增加许多萝卜坑。
    一个萝卜一个坑,多一个萝卜坑,就能多一个人读书人出仕。
    这对文臣来说,是大大的好事啊!
    既然是好事,当然要趁热打铁,说服皇帝点头。
    武将们则沉默不语。
    如此大事,皇帝瞒着所有人,唯有北军和南军参与此次诛杀诸侯王的行动。
    那么下一次,皇帝手中的屠刀,是否就将杀戮天下武将?
    昨夜之事,着实骇人听闻。
    堂堂诸侯王,不经三法司,无需罗织任何罪名,只需皇帝一个念头,全部处斩。
    武将们看着前方稳坐不动的皇帝,心中感慨,果然是杀伐决断。
    这个皇帝太危险。
    宗室王爷性命不保,武将性命更是如猪羊,随时可以宰杀。
    众多武将于沉默中,交换着眼神。
    大家都有着一样的担忧和决断。
    皇帝不仁,休怪大家无义。
    文臣们还在慷慨陈词,唾沫横飞,引经据典,陈述利弊……
    永泰帝缓缓闭上眼睛,似乎是累了,要睡觉。
    孙邦年孙公公随时关注着皇帝的状态,见皇帝闭上了眼睛,他斗胆,小声问了一句:
    “陛下,已过午时,是否要结束早朝?”
    皇帝“嗯”了一声,从鼻腔里发出的动静。
    孙邦年顿了顿,又说道:“几位王爷的尸体,还等着陛下拿主意,到底该如何处置。”
    王爷们的尸体,是要送回封地埋葬,还是在皇陵选一处坟地掩埋。
    这事,陶皇后做不了主,得皇帝拿主意。
    皇帝突然睁开眼睛,目光从每个官员的脸上扫过。
    官员们在打什么主意,皇帝一清二楚。
    他突然站起来,正在慷慨陈词的文臣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一脸地懵逼。
    众臣都盯着突然站起来的皇帝。
    皇帝轻咳一声,“关于收回诸侯王封地一事,政事堂诸位爱卿定几个方案,改日再做讨论。退朝!”
    “恭送陛下!”
    皇帝抬步离去,文臣武将躬身这相送。
    等皇帝一走,金銮殿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官员们议论纷纷,一个人一个想法,根本谈不拢。
    第(2/3)页